时间: 2025-04-26 07:2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39
向斜阳红处,长歌斫地,忽然悲啸。
才烂樵柯,又尘生瑶岛。
一片江山,千村芦荻,剩几人屠钓。
拟抱冰弦,夜深弹向,黄陵古庙。
且约酒徒,閒过伎馆,掷帽狂呼,绕床大叫。
坐上何人,识袁家彦道。
历历神州,茫茫澥宇,问谁为刘表。
感慨登临,月明乌鹊,南枝绝少。
在夕阳斜照的地方,我高歌而唱,似乎耳边传来悲啸的声音。
刚刚砍伐的树枝,尘埃飘散在瑶岛上。
这一片江山,成千上万的村庄芦苇丛中,剩下几个人在捕鱼和打猎。
我想抱起冰冷的琴弦,夜深时弹奏,想起黄陵的古庙。
不如约上酒徒,闲逛在歌妓的馆子里,扔下帽子狂饮,环绕床前大声叫喊。
坐在上面的人,谁能认得袁家彦的道理呢?
回想起神州大地,茫茫的河流星空,问谁能担当刘表的重任。
登高望远,感慨万千,明月照着乌鹊,南边的枝头已是寥寥无几。
陈维崧(约1620—约1680),字子升,号星洲,晚号壶天,清代诗人、词人、书法家。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颇高,尤其以词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富有个性。陈维崧的作品常常充满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历史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关注。
《醉蓬莱 感遇二首 其一》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历史典故,表达对现实的感慨和对过往的追忆,同时也隐含对人生短暂和历史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社会的思考。开篇以“向斜阳红处”引入,伴随着歌声,形成了一种自然与情感的交融。夕阳的美丽与悲啸的声音对比鲜明,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提到的“瑶岛”与“江山”,分别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诗人感叹世事无常,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显得微妙而深刻。
“拟抱冰弦”则突显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与对孤独的接受,深夜的弹奏更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沉静和思考。在酒徒与歌妓的描写中,诗人展现了世俗生活的狂欢与短暂,显示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无奈。最后,提到的历史人物,如袁家彦与刘表,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权力的游戏,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引人深思,显示出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意象的交织,情感的流露,构建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融的画卷,流露出对人世沧桑的感慨与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历史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对现实的深切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黄陵古庙”象征什么?
诗中的“冰弦”最 likely 代表什么?
诗人感慨的主要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