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5-07 00:57:57

诗句

婆娑二老。

负手招邀成一笑。

香讯冥濛。

春在诗人杖履中。

令威重到。

风物依稀花事了。

鼓角春城。

不是高楼玉笛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7:57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朱祖谋 〔清代〕
婆娑二老。负手招邀成一笑。
香讯冥濛。春在诗人杖履中。
令威重到。风物依稀花事了。
鼓角春城。不是高楼玉笛声。

白话文翻译:

两位老者在树下翩翩起舞,负手而立,招手相邀,微笑相对。
春天的气息朦胧而又悠远,仿佛在诗人的拐杖和鞋履中。
他们的威仪依然在,春天的景物依旧,花事已然结束。
春城里鼓角声声,却不是从高楼中传来的玉笛声。

注释:

  • 婆娑: 指舞姿轻盈的样子,此处形容两位老者在树下的轻松自在。
  • 负手: 负手而立,意指两手背负在身后,显得从容不迫。
  • 香讯冥濛: 香气的消息迷蒙而来,形容春天气息的渗透。
  • 杖履: 杖指手杖,履指鞋子,合起来形容诗人行走的状态。
  • 令威重到: 形容老者的威仪仍旧在。
  • 风物依稀: 风景和事物依然模糊可见。
  • 鼓角春城: 描述春天的城中吹奏的乐器声。
  • 玉笛声: 比喻高雅的音乐声,通常与春天的气息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春秋的气息与人情。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与对人生的省思。诗中融入了对老年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老者的从容与淡泊。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轻松的语调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老者的风范。开头以“婆娑二老”引入,生动地勾勒出二位老者在春日阳光下的闲适情景。负手而立,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印象,仿佛在享受生活的美好。

“香讯冥濛”则用香气的迷蒙传递出春天的温暖气息,诗人通过杖履的描绘,表达了与自然的亲密联系。诗中“令威重到”的字句,展现了老者的威严与智慧,尽管岁月流逝,他们依然拥有一份从容与自信。

而最后两句“鼓角春城,不是高楼玉笛声”则是对春城喧嚣和高雅音乐的对比,突显出老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外界繁华的淡漠,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生命的思考。

整体上,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以及对老年生活的反思,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生活的态度,给人一种温暖而又平和的感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婆娑二老: 描写老者舞动的轻盈,展现春日的生机。
  2. 负手招邀成一笑: 老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3. 香讯冥濛: 春天的气息若隐若现,给人以期待感。
  4. 春在诗人杖履中: 诗人通过行动与自然的结合,感受到春的存在。
  5. 令威重到: 强调老者的威仪依旧,象征智慧与尊重。
  6. 风物依稀花事了: 描绘春天的景物依然模糊,但已是花事结束,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7. 鼓角春城: 描绘春城中的乐音,传达出春天的热闹氛围。
  8. 不是高楼玉笛声: 对比外界的喧嚣与老者内心的宁静,表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 “香讯冥濛”用香气比喻春天的气息,生动形象。
  • 拟人: “春在诗人杖履中”赋予春天以生命,强调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语言更加优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对春天的赞美、对老年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通过对比外界喧嚣与内心安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二老: 象征智慧与人生的经历,代表着时间的积淀。
  • : 代表生机与希望,象征新的开始。
  • 香讯: 代表春天的气息,传递出生命的活力。
  • 杖履: 象征着行动与生活状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婆娑二老”中的“婆娑”是什么意思?

    • A) 跳舞
    • B) 低头
    • C) 笑声
    • D) 走路
  3. 诗中提到的“鼓角春城”指的是?

    • A) 春天的乐声
    • B) 高楼大厦
    • C) 老者的欢笑
    • D) 花开的声音

答案:

  1. C) 清代
  2. A) 跳舞
  3. A) 春天的乐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春望》与《减字木兰花》的对比:

  • 主题: 二者都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但《春望》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而《减字木兰花》则是对个人生活的思考。
  • 风格: 《春望》语言较为沉重,充满忧国之情;而《减字木兰花》轻松愉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张某著
  • 《古诗词鉴赏》, 李某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王某著

相关查询

早秋山中作 答张五弟 辋川别业 田园乐七首·其二 春中田园作 老将行 田园乐七首·其六 / 闲居 辛夷坞 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山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包含澄的词语有哪些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摇摇欲倒 树高招风 觋女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疏勺 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云程万里 火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缚鸡之力 素席 气喘汗流 秦诿楚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