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木兰花(望仙词)》

时间: 2025-07-31 06:19:59

诗句

危楼引望。

天气犹寒花未放。

远思悠悠。

芳草何年恨即休。

仙踪何处。

此去蓬山多少路。

春霭腾腾。

更在瑶台十二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6:19:59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望仙词) ——韦骧 〔宋代〕

危楼引望。天气犹寒花未放。
远思悠悠。芳草何年恨即休。
仙踪何处。此去蓬山多少路。
春霭腾腾。更在瑶台十二层。

白话文翻译:

在高楼上眺望,天气依旧寒冷,花还没有开放。
思绪远远飘荡,芳草何年才能解去心中的怨恨?
神仙的踪迹在哪里?前往蓬莱山还有多少路程?
春雾缭绕,更在那瑶台的十二层之上。

注释:

  • 危楼:高耸的楼阁,象征着高处的孤独和对远方的向往。
  • 引望:引导视线去眺望,表现出一种向上仰望的姿态。
  • 天气犹寒:指春天尚未暖和,给人以惆怅的感觉。
  • 芳草:指美好的事物,常用来象征青春和希望。
  • 仙踪:神仙的踪迹,代表着追求理想的方向。
  •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寓意追寻理想和美好生活的旅程。
  • 春霭腾腾:春天的雾气弥漫,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骧,字子伟,号苏舫,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望仙词)》是韦骧的一首词作,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开篇以“危楼引望”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高远的视角。这里的“危楼”不仅是物理上的高楼,更象征着一种高远的理想与追求。接着,诗人通过“天气犹寒花未放”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但现实却是寒冷的,花尚未绽放,暗示着人生中的等待与失落。

“远思悠悠”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思绪在遥远的地方回荡,诗人似乎在追忆往昔或期待未来。此处的“芳草何年恨即休”,则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失去和对过往的怀念,字里行间透出几分惆怅。

随着诗的推进,诗人将视线转向“仙踪何处”,表现出对理想的追寻与探索,询问通往理想的道路有多遥远。最后一句“春霭腾腾”描绘了春天的雾气,给人一种希望的感觉,而“更在瑶台十二层”则带有一种梦幻色彩,象征着更高的理想境界。

整首词通过清晰的意象与情感的传递,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感悟,流露出一种清新而又深邃的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危楼引望:在高楼上眺望,表达了一种高远的视野和对远方的向往。
  2. 天气犹寒花未放:反映出春天的寒冷,暗示着美好的事物尚未到来,带有惆怅情感。
  3. 远思悠悠:思绪飘荡,表现出对过往或未来的深思。
  4. 芳草何年恨即休:感叹过去的遗憾与怨恨,渴望解脱。
  5. 仙踪何处:询问理想的所在,表现出对理想境界的追寻。
  6. 此去蓬山多少路:表达对追寻理想过程中艰难征途的感慨。
  7. 春霭腾腾:描述春天的气息,象征希望的到来。
  8. 更在瑶台十二层:暗示理想的境界高不可攀,带有梦幻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危楼”比作一种高远的理想,增强意象的深度。
  • 对仗:如“天气犹寒花未放”与“春霭腾腾”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拟人:将思绪形象化,增加了情感的细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危楼:象征着高远的追求与理想。
  • 寒花:代表未实现的美好与希望。
  • 芳草:象征青春与美好,寄托着诗人的情感。
  • 仙踪: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 瑶台:梦幻与理想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危楼引望”中的“引望”是什么意思?

    • A. 向上攀登
    • B. 引导视线
    • C. 远眺
    • D. 眺望山川
  2. 诗中提到的“芳草”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事物
    • B. 年龄的流逝
    • C. 生活的艰辛
    • D. 自然环境
  3. “此去蓬山多少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迷茫
    • C. 对理想的渴望
    • D.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韦骧的《减字木兰花(望仙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出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李清照在词中更多的是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韦骧则倾向于对理想境界的追寻与思考,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在情感表达上展现出丰富的内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韦骧传》

相关查询

小蓬莱诗 朱厓令女 览古四十二首(录三十四首) 【中吕】普天乐_十月六日, 六客诗 其一 铜雀曲 红酒歌 赌春曲 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 三青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盔缨 入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烛跋 媵从 鬼字旁的字 拔葵去织 白字旁的字 奉令唯谨 骏誉 辰字旁的字 包含井的词语有哪些 恭逢其盛 耽耽 始如处女,后如脱兔 八音遏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