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5:43
小石洞
作者: 秦宝玑 〔清代〕
云扃终古闭,草色绿岩腰。
鸣鸟不知处,游蜂如见招。
洞天晴亦雨,花气午犹潮。
小坐无僧话,茶香破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小石洞的景象。洞口如同古老的门扉,长久以来没有打开,洞外草木苍翠,环绕在岩石的腰间。鸣叫的鸟儿不知飞向何处,徘徊的蜜蜂似乎被什么吸引而来。洞中的天地,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花香在午后依然萦绕。作者在这里独自小坐,没有僧人相伴,只有茶香打破了这份寂静。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整体意象与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隐居生活、自然宁静的理想密切相关。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秦宝玑,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士人对隐居生活和自然景观的热爱,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宁静、远离世俗的情怀。
这首《小石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自然图景。诗中通过“云扃终古闭”的形象,将小石洞塑造成一个封闭而神秘的空间,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草色绿岩的描写,生动地呈现出自然的色彩与生机,给人以清新的感受。鸣鸟与游蜂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洞外的生态,传达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在后两句中,“洞天晴亦雨,花气午犹潮”展现了洞内外的气候变化和花香的弥漫,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而最后两句将整首诗推向高潮,作者在这里独坐,虽无僧人相伴,但茶香却打破了寂寥,暗示着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种精致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不仅在意象上相互呼应,更在情感上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小石洞的自然环境与诗人的内心感受,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赞美,表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小石洞的特点是什么?
诗中“鸣鸟不知处”表达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茶香破寂寥”中,茶香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