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5:23
千古无如此地秋,重阳佳气满空浮。
山围大海波涛壮,天迥平原岛屿幽。
八景风云开石壁,七闽烟雨锁沧洲。
茱萸系臂成何事,记取枫林集旧游。
这地方的秋天千古无比,重阳节的美好气息在空中弥漫。
高山环绕着大海,波涛壮丽;天空广阔,平原与岛屿宁静幽雅。
八大名胜的风云在石壁上打开,七闽大地的烟雨锁住了沧海的景象。
茱萸挂在手臂上有什么用呢?不如回忆起当年在枫林中相聚的旧游。
王云鹏,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广泛的题材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融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九日即景》创作于重阳节期间,诗人借助重阳佳节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对往昔游玩的怀念,体现了浓厚的乡愁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九日即景》是一首描绘秋天美景与重阳节氛围的诗作。诗人在开篇即用“千古无如此地秋”强调了此地秋天的独特之处,营造出一种宏伟而深远的景象。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海相依的壮丽画面:山环海,波涛汹涌,天高地阔,岛屿幽静。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也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的“八景”和“七闽”,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名胜的致敬,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最后两句提到“茱萸”和“枫林”,则转向了个人情感的抒发,茱萸作为重阳节的象征,却引发了诗人对旧游的怀念,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伤与眷恋。这种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呈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同时,它也展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浓厚的乡愁与人文情怀。
《九日即景》是在哪个节日创作的?
诗中提到的“七闽”指的是哪个地方?
“千古无如此地秋”表达了什么情感?
与王云鹏的《九日即景》相比,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并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而王云鹏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回忆的结合。两首诗都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的共鸣,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