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5:22
岭海精英钟我崔,光风争映曲江隈。
九天屡奏匡时策,万里曾摅镇蜀才。
泉石怕寒蒲涧约,晚香深注菊花杯。
邯郸已醒尘寰梦,欲傍坡南筑钓台。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名士聚集于岭海地区的自豪感,映照着溪流与山岭的美景。作者提到自己在九天之上多次奏出匡时之策,曾有万里之才为镇蜀之地贡献力量。面对寒冷的泉石,作者与友人约定在蒲涧相聚,晚香的菊花酒香深深浸入酒杯。邯郸的梦已然醒来,作者希望在坡南筑起钓鱼台,享受宁静的生活。
作者介绍:林元,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作风受到后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文人们在动荡中寻求安宁和寄托,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谒菊坡作》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思的作品。全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事的结合,展现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理想的追求。开篇便以“岭海精英”展现出人才荟萃的自豪感,接着借助“光风争映”描绘出美好的外部环境,暗含内心的欢愉与宁静。诗中提及的“九天屡奏匡时策”表达了作者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愿望,表现出一种家国情怀。
而后,作者以“泉石怕寒”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强调了与友人聚会的美好时刻。最后两句“邯郸已醒尘寰梦,欲傍坡南筑钓台”更是将诗意推向高潮,象征着对尘世浮华的超然与向往宁静生活的决心。
通过全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理想与现实的交融,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畅想,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让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事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的关心,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岭海”主要指什么?
a) 山脉
b) 人才聚集地
c) 河流
答案:b
“晚香深注菊花杯”中的“晚香”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香气
b) 菊花的香气
c) 晚上的星光
答案:b
诗人希望在最后一段做什么?
a) 去旅行
b) 建造钓台
c) 开办学校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