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4:04
三元秘秋水,秋水一何多。江流滚滚无尽,淮汉人包罗。遥想灵官神府,坐阅潮头风怒,万里瞰沧波。浩荡没鸥鹭,喷薄出蛟鼍。马当山,牛渚渡,几人过。金鳌下瞰京口,舟楫避盘涡。始信林生祷雨,一濯黄泥尽许,无柰旱苗河。我欲洗兵马,谁解挽天河。
在三元节的秘密里,秋水是如此丰盈。江水滚滚,流淌不息,淮河和汉水的流域广阔无边。遥想灵官的神府,坐在潮头,任风怒吼,俯瞰万里波涛。浩荡的水面上,鸥鹭被淹没,蛟龙和鼍兽喷涌而出。马当山、牛渚渡,几人能够渡过?金鳌在京口俯瞰,舟楫在盘旋的漩涡中避让。开始相信林生的祷雨,洗净黄泥,尽许,面对干旱的田地,我想洗兵马,谁能帮助我挽回天河的水流?
白朴(约1226-1300),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诗人,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其诗风豪放,画面感强,影响深远。
《水调歌头》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秋水和江河的浩荡,抒发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水调歌头》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情感深邃而广阔。诗中通过描写江水、秋水的汹涌澎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映射出对人世间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便以“秋水”引入,随后转向浩浩江流,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中“遥想灵官神府”一语,既表现了对神秘力量的向往,也暗示了人对自然不可控性的无奈。接下来的“马当山,牛渚渡,几人过”则通过具体的地名,增强了诗的真实感与历史感,仿佛带我们回到那个时代,感受浪潮的冲击与人们的渺小。
在整首诗中,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诗人以“浩荡没鸥鹭”展现自然的无情,以“我欲洗兵马,谁解挽天河”抒发了对人力的渺小与无奈,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水与江河,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在动荡时代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下列哪个意象不是《水调歌头》中出现的?
A. 秋水
B. 灵官神府
C. 冰雪
D. 江流
“我欲洗兵马,谁解挽天河”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控制
B. 对未来的渴望
C. 对人力的无奈
D. 对战争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