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0:09
清平乐 咏水仙花
作者: 白朴 〔元代〕
玉肌消瘦。彻骨熏香透。
不是银台金盏酒。愁杀天寒翠袖。
遗珠怅望江皋。饮浆梦到蓝桥。
露下风清月惨,相思魂断谁招。
这首诗描绘了水仙花的娇美与幽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惆怅。开头描写水仙的肌肤如玉般消瘦,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并不是银台上的美酒让人陶醉,而是寒冷的天气使得诗人愁苦。诗人遥望江边,怀念过去,梦中似乎回到了蓝桥。露水滴落,风清月冷,思念之情如同断魂,无人能够安慰。
白朴,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诗人,是元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作品多以抒情见长。白朴的诗风清新婉约,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清平乐 咏水仙花》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内心孤寂之时。水仙花在传统文化中常与清高、孤傲相联系,诗人借水仙花抒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失落感。
这首《清平乐 咏水仙花》以水仙花为主线,描绘了其美丽的外形和浓郁的香气,传达出诗人深切的情感。开篇以“玉肌消瘦”描绘水仙花的娇美,生动形象。接下来的“彻骨熏香透”则强调了水仙花的芳香,形成了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感受。诗中不仅表现了对水仙花的赞美,更通过“愁杀天寒翠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似乎水仙花的美丽与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遗珠怅望江皋”一句,诗人遥望江边,思绪飘回过往的美好时光,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与惆怅。尾联“露下风清月惨,相思魂断谁招”,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深沉的思恋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精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的赞美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全诗通过水仙花的美丽与香气,引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惆怅,展现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水仙花的美丽被比作什么?
诗中提到的“蓝桥”象征什么?
“露下风清月惨”中的“月”通常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