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40
作者: 白朴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楼船万艘下,钟阜一龙空。
胭脂石井犹在,移出景阳宫。
花草吴时幽径,禾黍陈家古殿,
无复戍楼雄。更道子山赋,
愁杀白头翁。记当年,南北恨,
马牛风。降幡一片飞出,
难与向来同。壁月琼枝新恨,
结绮临春好梦,毕竟有时终。
莫唱后庭曲,声在泪痕中。
这首诗描绘了楼船成群下水的壮观场景,钟阜如同一条巨龙在天际游荡。曾经美丽的胭脂石井还在,只是被移出了景阳宫。花草繁盛的吴国小径,陈家古殿的禾黍丰收,已有的戍楼再也不见雄姿。回忆起那篇《子山赋》,令人愁苦的白头翁啊!想当年南北的仇恨,马牛奔腾的风声。降幡飘扬,早已与往日不同。月光照在洁白的花枝上,激起新的怨恨,编织着春天美好的梦,但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不要再唱那《后庭曲》,那声音在泪痕中回响。
作者介绍: 白朴(circa 1226-1306),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和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对历史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南北对立和民族冲突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和历史的记忆,表达了对往昔的追怀与对现实的失落。
《水调歌头》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抒情。诗人在开头以“楼船万艘下”开篇,描绘出一种壮观的场景,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壮丽的景象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哀伤。特别是“愁杀白头翁”,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更是对历史变迁的深深忧虑和对时代的反思。
诗中不断提到的“南北恨”与“马牛风”,无不渗透着对历史的痛楚和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在最后一句“莫唱后庭曲”,暗示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悲剧的反思,读者不禁感受到一阵凄凉之感。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和押韵,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使得情感更加深沉而有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一种对失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揭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们内心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楼船万艘下”中的“楼船”指的是什么?
A. 船只
B. 高楼
C. 海洋
答案: A
诗中提到的“白头翁”象征什么?
A. 年轻人
B. 失落感
C. 幸福
答案: B
“莫唱后庭曲”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