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号》

时间: 2025-05-07 06:46:16

诗句

剡曲东归日醉眠,冰衔屡忝武夷仙。

恩如长假容居里,官似分司不限年。

一扎疏荣驰厩置,两儿扶拜望云天。

坐糜半俸犹多媿,月费公朝二万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6:16

原文展示:

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号
作者: 陆游 〔宋代〕

剡曲东归日醉眠,
冰衔屡忝武夷仙。
恩如长假容居里,
官似分司不限年。
一扎疏荣驰厩置,
两儿扶拜望云天。
坐糜半俸犹多媿,
月费公朝二万钱。


白话文翻译:

在剡曲归来的日子里,我醉睡在床上,
冰冷的水中我屡次得到了武夷山的神仙恩惠。
恩情如同长久的假期,让我安居在家中,
官职就像分配的工作,不受年限的限制。
一扎鲜花在马厩中安置,
两个孩子扶着我,朝天拜望。
我坐享着半数的俸禄,心中依然感到羞愧,
每月花费公家二万钱,真是奢侈。


注释:

  • 剡曲:指剡溪,位于浙江省,是陆游的故乡。
  • 醉眠:沉醉于梦乡,形容放松的状态。
  • 武夷仙:指武夷山的仙人,象征高雅和超脱的境界。
  • 恩如长假:恩惠如同长久的假期,表达感激之情。
  • 官似分司:官职像是分配的工作,强调不拘泥于年限。
  • 疏荣:指开花的植物,象征生活的美好。
  • 坐糜半俸:坐享半数的俸禄,表达对自己生活方式的羞愧。
  • 公朝:指公家的朝廷,强调对国家的责任。

典故解析:

陆游的诗中提到的“武夷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道教文化的隐喻。武夷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灵秀之地,常常与修道、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同时,“恩如长假”这句可以看到陆游对生活的感慨,传达了对自由与安宁的向往。陆游在官场的经历让他感受到官职和责任的重压,诗中多处流露出对个人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士人,历史学家。他的诗风豪放激昂,情感细腻,常以爱国情怀为主题。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个人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密切相关。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时值他即将致仕,表达了他对即将离开官场、回归生活的复杂心情。诗中既有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又有对于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号》是陆游晚年所作,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从官场归隐后,心中充满的矛盾情绪。第一句“剡曲东归日醉眠”传达出一种放松的姿态,诗人沉醉于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仿佛回归到童年般的单纯与快乐。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对自己的处境逐渐产生了反思,尤其是“坐糜半俸犹多媿”一句,表露出他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愧疚和对国家责任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而“月费公朝二万钱”则一方面反映了他对生活奢靡的自嘲,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士人对国家负担的深切感受。总的来说,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时代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智慧与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剡曲东归日醉眠:描绘了诗人在剡溪归来时的悠然自得,体现了一种放松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2. 冰衔屡忝武夷仙: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神秘的追求,武夷仙的提及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理想。
  3. 恩如长假容居里:通过比喻,诗人将恩惠与长假相提并论,传达出对安逸生活的渴望和感激。
  4. 官似分司不限年:表达了对官职的轻松看待,强调了官职的流动性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5. 一扎疏荣驰厩置:描绘了一幅生活富足的图景,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6. 两儿扶拜望云天:体现了家庭的温暖,诗人被两个孩子扶持着,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7. 坐糜半俸犹多媿:自我反省,表达了对奢华生活的羞愧感,揭示了内心的矛盾。
  8. 月费公朝二万钱:强调了对国家和公家的负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深切关注。

修辞手法:整首诗运用比喻、对仗及夸张等修辞手法,如“恩如长假”比喻恩惠的珍贵,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陆游对生活的思考与反省,既有对逍遥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表现出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剡曲:象征着故乡与归属,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
  • 武夷仙:代表着理想与追求,体现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 :暗示着人际关系与社会责任,体现了人情味。
  • 月费:象征着生活的成本与责任,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的《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号》是在哪个朝代创作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武夷仙”象征了什么?

    • A. 个人理想
    • B. 政治权力
    • C. 家庭和睦
    • D. 自然风光
  3. 诗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何感受?

    • A. 自豪
    • B. 羞愧
    • C. 无所谓
    • D. 兴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注,但情感更为悲凉。陆游的诗则在反思中带有对生活的热爱,呈现出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意象传达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陆游的诗中则更强调个人的内心冲突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浣溪沙 白云山游归得淡然女士相问赋此 浣溪沙 流浪汉曲十一首 其六 相别 浣溪沙 赋筝 浣溪沙 其二 风情 浣溪沙(儿辈欲九日词而尚远,用“满城风雨近得阳”填成浣溪沙) 浣溪沙·用天放赠别诗韵 浣溪沙·访天台国清寺,寺门紧闭,不得入,因纵览附近景色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十二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蕉衣 敬老慈穉 轻眉 贝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义赈 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歹字旁的字 沉默寡言 举开头的成语 眉头眼尾 针尖 幺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雷霆万钧 生不遇时 齿牙余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