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2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26:19
寄子虡
作者: 陆游 〔宋代〕
汝官南寿春,我居东会稽。
疋马护秋塞,两犊翻春泥。
淮天沙雁过,江村雪云低。
书来动半年,相望常怆凄。
父子不共耕,此悔真噬脐。
明年城西社,烂醉相扶携。
你在南方的寿春任官,我则在东面的会稽居住。
马儿在秋天的塞外奔跑,牛犊在春泥里翻滚。
淮河的天空中沙雁飞过,江边村庄的雪云低垂。
信件之间已隔半年,每次相望都充满怅然与凄凉。
父子二人不能一起耕作,这样的悔恨真是令人痛心。
明年在城西的社日,我们可以醉酒相扶而行。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爱国者。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多以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感悟为主题,风格豪放,语言生动。
《寄子虡》是陆游在晚年写给其子陆游的诗,表达了父子之间因居住地不同而产生的思念与隔阂,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庭团聚的渴望。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象,赋予了情感色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无奈。
《寄子虡》是一首深情的书信诗,写尽了父子间的思念和无奈。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入,展示了诗人对儿子的关切与牵挂。开头两句点明了作者和儿子的地理位置,显示出父子间的距离。接着,诗人通过“疋马护秋塞,两犊翻春泥”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机盎然的景象与生活的简单美好,暗示着父子间的生活境遇。
“淮天沙雁过,江村雪云低”两句则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接下来的“书来动半年”,更是将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加深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父子间的情感交流的稀缺和珍贵。“父子不共耕,此悔真噬脐”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对不能一起劳动的悔恨,体现了家庭团聚的渴望。
最后两句“明年城西社,烂醉相扶携”则带有一丝轻松的希望,预示着未来的相聚与欢愉,形成了整首诗情感上的对比与升华。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现了陆游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对分离的思念,表现了父爱的深沉与无奈,以及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疋马护秋塞”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地点包括哪些?
与同样表达思念的《静夜思》相比,《寄子虡》更侧重于家庭情感和生活场景的描绘。李白的诗歌往往更为豪放,而陆游则在细腻的情感中融入了生活的细节与乡愁。
以上内容为对《寄子虡》的详细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深刻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