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8:52
枳篱茅屋枕孤峰,
偃尽初来手种松。
睡少未成千里梦,
愁深先怯五更钟。
中天日月逢真主,
数亩桑麻伴老农。
世事古今谁料得?
不堪陂水照衰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生活场景:在枳篱和茅屋旁边,孤峰耸立。刚刚栽种的松树已被风雨摧毁。因为失眠,我的千里梦想还未成真,深邃的愁苦让我在五更时分对钟声感到畏惧。天空中的日月与真主相逢,几亩桑麻作伴的老农默默耕作。世事古今变化无常,谁能预料?我只能无奈地看着水面映照出我衰老的容颜。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以豪放激昂、深情细腻见长,同时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反映了对国家沦亡的痛苦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自遣》写于陆游晚年,时局动荡,个人生活困顿,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衰老的忧虑。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这首《自遣》展现了陆游晚年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孤独、失落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简陋的居所,象征了诗人生活的困顿与孤寂;而“睡少未成千里梦”则直接表达了他因困扰而失眠的状态,暗示了未能实现的理想与抱负。
接下来的“愁深先怯五更钟”更是将诗人的内心感受推向了高潮,钟声在静谧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中天的日月与真主的相逢,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信仰的寄托,仿佛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安宁。最后两句则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表明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对衰老的直面。
整首诗在情感上紧扣孤独与愁苦,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透出一种深邃的生活智慧,值得后人深思。
整首诗传达了对孤独、失落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对理想破灭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中的“枳篱”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五更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陆游的《自遣》与王维的《鸟鸣涧》都描绘了自然与孤独的主题,但陆游更多地关注个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而王维则展现了一种和谐与宁静的自然生活。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