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和慎詹事述上元宵会之欢寄诸同舍之什》

时间: 2025-05-05 06:15:55

诗句

休沐忻逢上元节,华堂高宴且盘桓。

峨冠屡舞人多醉,刻烛狂吟夜向阑。

月上珠帘侵坐白,霜飞碧瓦透衣寒。

铜壶漏彻东方曙,归骑纷纷未尽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15:55

原文展示:

次韵和慎詹事述上元宵会之欢寄诸同舍之什 杨亿 〔宋代〕 休沐忻逢上元节,华堂高宴且盘桓。 峨冠屡舞人多醉,刻烛狂吟夜向阑。 月上珠帘侵坐白,霜飞碧瓦透衣寒。 铜壶漏彻东方曙,归骑纷纷未尽欢。

白话文翻译:

在休假时欣然遇到上元节,华丽的厅堂中举行盛大宴会,大家留连不去。 戴着高高的帽子,人们多次起舞,许多人醉了,刻烛作诗,狂放地吟咏,夜色渐深。 月亮升起,珠帘映照下,座位显得更加洁白,霜花飘飞,碧瓦透出寒意,衣服感到寒冷。 铜壶的水滴声渐渐停止,东方天际开始发亮,骑马归去的人们依然未尽兴。

注释:

  • 休沐:休假。
  • 忻逢:欣然遇到。
  • 上元节:即元宵节。
  • 华堂:华丽的厅堂。
  • 盘桓:留连不去。
  • 峨冠:高高的帽子。
  • 屡舞:多次起舞。
  • 刻烛:刻烛作诗,指夜深时作诗。
  • 阑:夜深。
  • 珠帘:用珠子装饰的帘子。
  • 侵坐白:座位显得更加洁白。
  • 碧瓦:青绿色的瓦片。
  • 铜壶漏彻:古代计时器,水滴声渐渐停止。
  • 东方曙:东方天际开始发亮。
  • 归骑:骑马归去的人。

诗词背景: 杨亿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夜晚的宴会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和夜晚的静谧美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元节夜晚的宴会场景,通过“峨冠屡舞”、“刻烛狂吟”等词句,生动地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同时,“月上珠帘”、“霜飞碧瓦”等意象,又赋予了夜晚以静谧和美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首联:“休沐忻逢上元节,华堂高宴且盘桓。”表达了诗人在休假时欣然遇到上元节的喜悦,以及在华丽厅堂中举行盛大宴会的情景。
  • 颔联:“峨冠屡舞人多醉,刻烛狂吟夜向阑。”通过“峨冠屡舞”和“刻烛狂吟”描绘了宴会中人们的欢乐和放纵,夜色渐深,人们依然兴致勃勃。
  • 颈联:“月上珠帘侵坐白,霜飞碧瓦透衣寒。”以“月上珠帘”和“霜飞碧瓦”两个意象,营造了夜晚的静谧和寒冷,同时也映衬了人们的欢乐。
  • 尾联:“铜壶漏彻东方曙,归骑纷纷未尽欢。”表达了宴会结束,人们骑马归去,但依然未尽兴的情景,暗示了节日的欢乐和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 “月上珠帘”:月亮升起,珠帘映照下,座位显得更加洁白,营造了夜晚的静谧和美感。
  • “霜飞碧瓦”:霜花飘飞,碧瓦透出寒意,衣服感到寒冷,营造了夜晚的寒冷和静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峨冠屡舞人多醉”描绘了什么场景? A. 人们安静地坐着 B. 人们多次起舞,许多人醉了 C. 人们正在吃饭
  2. “月上珠帘侵坐白”中的“侵坐白”是什么意思? A. 座位显得更加洁白 B. 座位被月光侵蚀 C. 座位被霜花覆盖
  3. 诗的最后一句“归骑纷纷未尽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人们非常疲惫 B. 人们依然未尽兴 C. 人们非常满意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杨万里的《上元后一日》,同样是描写上元节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亿的《次韵和慎詹事述上元宵会之欢寄诸同舍之什》与苏轼的《上元侍宴》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上元节的宴会场景,但风格和情感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杨亿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蛙声 鸡声 九流 诣五泄驴上口占寄骆怀远 答嘉则 送娄某丞丹阳 雪中移居 其二 雪中移居 其一 过伯升宅玩骨董而菖蒲尤盛鱼有红色有蓝色有玉有锦俱三尾如鼎又有水晶四尾者 拟送巡滇者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瓦字旁的字 挑挑剔剔 专司 采字旁的字 檀那 荒火 和姑 听聪视明 专一不移 黑绳 辵字旁的字 顺非而泽 爪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龙章凤姿 包含丹的成语 包含铣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