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8:44
原文展示:
钩盾从来司六尚,上林寻见惣三官。颁条忽去凭熊轼,赐对还曾近露盘。民瘼乍求应有术,天伦少别不成欢。陶朱旧邑无多远,魏阙归心且自宽。
白话文翻译:
钩盾机构自古负责六尚事务,上林苑中寻找总管三官。颁布法令时依靠熊轼,赐予对话时接近露盘。民众疾苦初探应有方法,家人少别离不成为欢乐。陶朱公的旧邑并不遥远,心中的归途且自宽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官至翰林学士。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对后世影响颇大。此诗是他在担任广济军知军时所作,表达了对政务的思考和对家庭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杨亿担任广济军知军期间,他在这段时间内处理政务,同时也思念家人,诗中透露出对民生的关怀和对家庭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官员的日常工作和宫廷生活,展现了作者对政务的认真态度和对家庭的深情。诗中“钩盾从来司六尚”和“上林寻见惣三官”描绘了官员的职责和宫廷的景象,而“颁条忽去凭熊轼”和“赐对还曾近露盘”则表现了官员的权威和宫廷的礼仪。后两句“民瘼乍求应有术,天伦少别不成欢”则体现了作者对民众疾苦的关心和对家人的思念,最后以“陶朱旧邑无多远,魏阙归心且自宽”作结,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官员的职责与家庭的思念,通过描绘官员的工作和宫廷生活,展现了作者对政务的认真态度和对家人的深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钩盾”指的是什么? A. 古代官署名 B. 古代兵器 C. 古代书籍 答案:A
“上林寻见惣三官”中的“惣三官”指的是什么? A. 管理上林苑的高级官员 B. 三种官职 C. 三种植物 答案:A
诗中“颁条忽去凭熊轼”表达了什么? A. 官员的权威 B. 官员的懒惰 C. 官员的悲伤 答案:A
“民瘼乍求应有术”中的“民瘼”指的是什么? A. 民众的疾苦 B. 民众的欢乐 C. 民众的智慧 答案:A
诗中“陶朱旧邑无多远”中的“陶朱”指的是谁? A. 范蠡 B. 孔子 C. 孟子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