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还》

时间: 2025-05-02 14:36:41

诗句

悠悠洛阳梦,郁郁灞陵树。

落日正西归,逢君又东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6:41

原文展示

西还
悠悠洛阳梦,
郁郁灞陵树。
落日正西归,
逢君又东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洛阳的梦境和对故人的思念。悠悠的梦境如同在洛阳,郁郁葱葱的灞陵树木在眼前摇曳。夕阳正慢慢西沉,正好碰到你又要向东而去。

注释

  • 悠悠:形容时间悠长,心情恍惚。
  • 洛阳:古都,唐朝时的重要城市。
  • 郁郁:形容树木茂盛。
  • 灞陵树:指的是灞河边的树木,象征着故乡的景色。
  • 落日: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别离。
  • 逢君:遇到了你,指的是思念的对象。
  • 东去:往东而去,象征着分别与远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779-831),字和甫,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主张诗歌应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以平易近人、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不舍,表达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融。

诗歌鉴赏

《西还》是一首短小精悍、情感真挚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洛阳梦境和灞陵树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乡愁。诗的开头“悠悠洛阳梦”,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长的思念,似乎在梦中游历故乡,令人感到无奈与惆怅。接着“郁郁灞陵树”,生动地描绘了灞河边绿树成荫的景象,增添了乡土情怀。

在诗的后半部分,落日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分别的来临。“逢君又东去”,不仅表明了与友人的重逢,也让人感受到分离的苦涩。这种对比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邃,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复杂情感,让读者容易产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悠悠洛阳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梦境中的洛阳象征着美好的过往。
    • “郁郁灞陵树”:描绘了灞河边的自然风光,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情感。
    • “落日正西归”:夕阳的西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别离。
    • “逢君又东去”:既是重逢的喜悦,又是分别的伤感,体现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珍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境与故乡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人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
    • 对仗:诗句平衡对称,增强了音韵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乡与别离的主题展开,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安,情感深刻而细腻。

意象分析

  • 洛阳:象征着故乡,承载着诗人的回忆与情感。
  • 灞陵树:代表了故土的自然风光,象征着温馨与亲切。
  • 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暗示着分别与离去。
  • 东去:象征着未来的方向,同时也隐喻着不可逆转的别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河流是哪个?

    • A) 黄河
    • B) 灞河
    • C) 长江
  2. “落日正西归”中的“西”指的是什么?

    • A) 方向
    • B) 时间
    • C) 地点
  3. 诗中的“逢君”意指:

    • A) 遇到朋友
    • B) 遇到敌人
    • C) 遇到家人

答案

  1. B) 灞河
  2. A) 方向
  3. A) 遇到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元稹的《西还》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均表现了对别离的感伤,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摹,而后者则更具社会意义,侧重于普遍的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浪淘沙 春夜 送曹泳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开西园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九日太慈寺蚕市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寒食出城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二月二日游江会宝历寺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二十一日游海云山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二十三日圣寿寺前蚕市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二十八日竭生禄祠游净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二日出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字旁的字 包含街的成语 褪前擦后 拿不出手 提土旁的字 鹑鹊之乱 旬月之间 包含变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毛席 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布拉格 被发附膺 鹿字旁的字 飘荡 托便 鼎字旁的字 通算 包含谣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