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1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19:33
苦心不惜麝成尘,别久感馀薰。
横机漫试东坡老,正何妨衰相天身。
密课温燖药裹,行窝安稳吟魂。
清秋病起景光新,曾拜梦中人。
千年结集因缘在,住刹尘好是逡巡。
早晚开尊雨夜,不愁迷路烟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心情与境遇,意在传达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我苦心经营的事情,甚至不惜用麝香化为尘埃。与朋友分别已久,仍能感受到那份余香。
我随意试着模仿东坡的风格,何妨衰老的我仍能与天地相连。
密切注重温热的药物,安心在温暖的环境中吟诵我的灵魂。
在清秋时节我因病而起,眼前的景色显得格外清新,曾在梦中拜访过的人。
千年的因缘在这里交汇,居住的寺庙似乎只是时光的游走。
不久后我将在雨夜中升起香火,完全不用担心迷失在烟雾的港湾。
作者介绍:
陈曾寿,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擅长诗词,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往往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环境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病后南下之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他在病痛中对于人生意义的体悟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风入松》以清秋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诗中通过对“麝成尘”的隐喻,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在与友人分别的日子里,仍能感受到那份“余薰”,显现出亲情与友情的深厚。接着,诗人提到“横机漫试东坡老”,既是对苏东坡的敬仰,也是对自己文艺追求的自省。诗人的“衰相”并没有让他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反而让他愈加坚定。
药物的“温燖”与“安稳”的吟咏,体现了诗人在病痛中寻求安慰与灵魂的寄托。透过“清秋病起”的描写,诗人感受到新生的希望与生命的轮回,而“梦中人”的拜访则暗示着对理想的追求与精神的寄托。最后两句提到“早晚开尊雨夜”,恰似一种对未来的期盼,无论路途如何迷雾重重,诗人内心依然有着坚定的信念与方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病痛、友情与理想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在逆境中寻求心灵寄托的坚定信念与不屈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坡”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苦心不惜麝成尘”中“麝”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清秋病起”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陈曾寿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反思与对生命的感悟,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抒发。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视角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