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淮值雨偶成呈王枢密》

时间: 2025-05-02 05:15:35

诗句

明日立秋秋色至,向晚雨随大风起。

翻盆如麻不足喻,倒海倾江差可拟。

高林老木亚复折,帘幕颓垣纷若委。

须臾霁色上南山,落日烧云照淮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5:35

过淮值雨偶成呈王枢密

作者:曹勋 〔宋代〕

原文展示:

明日立秋秋色至,
向晚雨随大风起。
翻盆如麻不足喻,
倒海倾江差可拟。
高林老木亚复折,
帘幕颓垣纷若委。
须臾霁色上南山,
落日烧云照淮水。

白话文翻译:

明天就是立秋,秋天的色彩渐渐显现,
傍晚时分,雨水伴随着强烈的大风而来。
翻腾的水面如同麻布一样,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波涛汹涌的江河,似乎也可以与之相比。
高大的树林和古老的树木几乎都要折断,
帘幕和屋檐摇摆不定,像是随时会倒塌。
片刻之后,雨过天晴,南山的色彩渐渐明朗,
夕阳照耀着云彩,映照在淮水之上。

注释:

  •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开始。
  • 雨随大风起:形容雨水伴随着风的猛烈而来。
  • 翻盆如麻:形容水面波涛翻滚,像翻动的麻布,形象生动。
  • 倒海倾江:形容雨势之大,波涛汹涌。
  • 高林老木亚复折:高大的树林和古老的树木几乎要被折断,表明风雨的猛烈。
  • 霁色:雨后天晴的景象。
  • 烧云:夕阳照射下的云彩,呈现出烧红的色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以其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著称。其作品往往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季即将来临时的雨天,反映出诗人对时节变迁的敏锐观察,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感受。作品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威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立秋为背景,描绘了秋季来临时的一场大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体验。首联以“明日立秋秋色至”开篇,点明时节,营造出一种即将转变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翻盆如麻”、“倒海倾江”,形象地表现了雨水的猛烈和风的狂暴,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磅礴的气势。诗中对于高大树林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的无情与力量,而“帘幕颓垣纷若委”则将这种力量与人类的脆弱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描绘了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象:“须臾霁色上南山,落日烧云照淮水。”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无常,更隐含着一种哲理,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整首诗情景交融,抒情与写景相结合,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生活的思索,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日立秋秋色至:指出时间的节点,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到来。
  2. 向晚雨随大风起:描绘了傍晚时分,雨水与大风携手而至的情景,给人以紧迫感。
  3. 翻盆如麻不足喻:将波涛翻滚的水面比喻为翻动的麻布,形象而生动。
  4. 倒海倾江差可拟:强调雨势之大,波涛如海,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5. 高林老木亚复折:描写风雨之中,树木被折断的惨烈景象,增强了诗的震撼力。
  6. 帘幕颓垣纷若委:通过对比,展现出人类建筑在自然力量面前的脆弱。
  7. 须臾霁色上南山:描绘出雨后的晴朗景象,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8. 落日烧云照淮水:夕阳照耀下的云彩与淮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以希望和美的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翻盆如麻”、“倒海倾江”将自然现象形象化,增强了表现力。
  • 对仗:如“高林老木”和“帘幕颓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对不同景象的并列描写,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渺小展开,通过对激烈天气的描写,反映出自然的无情与美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寄托着诗人对时间的感慨。
  • 大风:代表着自然的力量与不可预测性,暗示着生活中的变幻莫测。
  • 雨水:象征着洗净与重生,雨后天晴的意象寓意着希望与美好。
  • 南山、淮水:自然地理元素,增强了地域感,使诗的意境更加广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气是哪一个?

    • A. 立春
    • B. 立秋
    • C. 立冬
    • D. 夏至
  2. 诗人在描写风雨时使用了哪些比喻?

    • A. 倒海倾江
    • B. 翻盆如麻
    • C. 日照云彩
    • D. 以上都是
  3. 诗中提到的“霁色”指的是什么现象?

    • A. 雨后天晴
    • B. 阴云密布
    • C. 大雪纷飞
    • D. 暴风骤雨

答案

  1. B. 立秋
  2. D. 以上都是
  3. A. 雨后天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秋》 by 杜甫
  • 《秋夕》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早秋》:同样描写秋季,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 李白《秋夕》: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魅力与解析》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过淮值雨偶成呈王枢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君山望江七绝四首 其三 君山望江七绝四首 其二 君山望江七绝四首 其一 望江南/忆江南 春日 太白楼 卜神 山中感兴三首 其三 真州杂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凶恣 包含聩的成语 欠字旁的字 锦墩 山龙 赤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日字旁的字 软壳鸡蛋 漫天遍野 羽钗 水开头的成语 自出机轴 伙耕 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觜的词语有哪些 流连荒亡 变化如神 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