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4:36
点绛唇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珠幰霜蕤,晚来芬馥清香吐。
流莺飞去。应上花梢住。
一曲阳春,聊对东风诉。
无多语。韶光暗度。
恨到分携处。
这首词描绘了晚霞中的珠幰与霜蕤花,散发出清新的芬芳。流莺飞走了,应该停在花梢上吧。春天的曲子响起,随风诉说着心中的情感。话不多说,光阴悄然流逝,令人怅然惋惜,恨不得在分别之际再多留一些时光。
此词虽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借用春天的意象和流莺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反映出宋代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的细腻观察。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常以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词作产生于一个春日的傍晚,诗人或许经历了某次离别,借助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伤。
《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精炼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在春日傍晚的感受。开篇以“珠幰霜蕤”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随后流莺的飞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无奈。诗人通过“聊对东风诉”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和爱情的依恋。后面的“恨到分携处”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对离别的深切遗憾。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通过自然景物表现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诗词测试:
选择题:以下哪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A. 珠幰霜蕤
B. 无多语
C. 流莺飞去
填空题:诗中“恨到分携处”表达了对__的情感。
判断题:诗中的流莺象征着离别。(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点绛唇》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时间与爱情的感叹,前者侧重于自然的描写,后者则更突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