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代鹤答》

时间: 2025-07-29 16:28:29

诗句

鹰爪攫鸡鸡肋折,鹘拳蹴雁雁头垂。

何如敛翅水边立,飞上云松栖稳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28:29

原文展示:

鹰爪攫鸡鸡肋折,
鹘拳蹴雁雁头垂。
何如敛翅水边立,
飞上云松栖稳枝。

白话文翻译:

鹰的爪子抓住了鸡,鸡的肋骨被折断;
鹘的拳头踢着雁,雁的头垂得很低。
不如收起翅膀在水边站立,
飞上云松,栖息在稳固的树枝上。

注释:

  • 鹰爪:鹰的爪子,象征着强大的掠食能力。
  • :抓捕,抓住。
  • :指鸡的肋骨,形容鸡受了伤害。
  • :一种猛禽,类似于鹰。
  • 拳蹴:拳头踢打,表示攻击。
  • :低下,形容雁的状态。
  • 敛翅:收起翅膀,表示静止不动。
  • 水边立:在水边站立,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状态。
  • 云松:比喻高大的松树,象征高远的栖息之处。
  • 栖稳枝:稳稳地栖息在树枝上,表达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鹰与鹘的形象,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通俗易懂,关注民生,倡导诗歌的社会功能,作品多以生活琐事和社会问题为主题。

创作背景:

《代鹤答》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鹰与鹘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与安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诗歌鉴赏:

《代鹤答》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作,白居易以鹰和鹘的猎捕行为为引子,展现了生存的残酷与竞争。前两句描写了鹰和鹘在捕猎时的凶猛与暴力,表现了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法则。而后两句则转向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真实,也映射了人类社会的竞争与冲突。诗中“何如敛翅水边立,飞上云松栖稳枝”的意象,象征着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安稳。整体而言,诗歌在简洁中蕴含深意,既有对生命的观察,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白居易一贯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鹰爪攫鸡鸡肋折:描绘鹰捕捉鸡的场景,突显猎食的残酷。
  2. 鹘拳蹴雁雁头垂:鹘攻击雁,表现出自然界的竞争与压迫。
  3. 何如敛翅水边立:转而思考,寄托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4. 飞上云松栖稳枝:展现理想的生活状态,强调内心的安稳与自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鹰爪/鹘拳”,“鸡肋/雁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鹰与鹘的形象,隐喻社会中的竞争与斗争。
  • 反问:用“何如”引出对理想生活的思考,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残酷生存法则的反思与对宁静安稳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人在自然与社会中的挣扎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力量与残酷。
  • :代表竞争与攻击性。
  • 水边:象征宁静与安逸。
  • 云松:象征高远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猛禽有哪些?

    • A. 鹰和鹘
    • B. 鹰和鸽
    • C. 鹘和雁
  2. 诗人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 A. 向往平静的生活
    • B. 反映社会的动荡
    • C. 表达对自然的观察
  3. 诗中的“何如”一词表示什么?

    • A. 比较
    • B. 询问
    • C. 反问

答案:

  1. A
  2. A,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宁静的情感。
  • 《江雪》(柳宗元):描绘孤独与宁静的自然景象。

诗词对比:

  • 《代鹤答》《鸟鸣涧》(王维):两首诗都描绘了鸟类与自然的关系,但前者更注重生存竞争,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江上阻风 池上 送客野外始见春物萌动 新月 送张士安同年赴上元尉 送越州陆学士 和晏太尉早夏 七夕 和庞丞相 七夕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疆的成语 委国听令 色字旁的字 纕冠 熟精 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贫似水 悯时病俗 善节 黍字旁的字 累死累活 有条有理 鲜令 采字头的字 包含猛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砥节励行 小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