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3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38:34
腊月行舟冰凿罅。
潜鳞透暖偏堪射。
岁岁年年篷作舍。
三冬夜。
牛衣自暖何须借。
滕六晚来方命驾。
千山绝影飞禽怕。
江上雪如花片下。
宜入画。
一蓑披著归来也。
在腊月的寒冬里,我划船行驶,冰层上凿出缝隙。
潜伏在水中的鱼感受到温暖,正好可以射中。
年复一年,我的茅篷就是我的家。
在这个寒冷的三冬夜,
牛衣包裹着我自己,何必借助外物取暖呢?
傍晚时分,刚刚驾船出发。
在千山万水中,飞禽都畏惧这冰冷的天气。
江面上的雪,如同片片花瓣飘落,
这画面真是美丽动人。
披着蓑衣归来的我,心中满是惬意。
洪适(约1040年-1110年),字德明,号溪山,北宋时期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诗风豪放而自然,常以渔家生活为题材,表现出闲适的生活情趣。
这首《渔家傲引》创作于宋代腊月,正值寒冬,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冰封水面上捕鱼的情景,表现了渔夫的独特生活和自然的和谐美。
《渔家傲引》是一首描写渔夫生活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渔夫在寒冬腊月中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在这首诗里,洪适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将渔夫的生活状态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体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类的智慧。
开篇的“腊月行舟冰凿罅”直接引入了冬季的寒冷和渔夫的艰辛。接着,诗人描绘了潜鱼在温暖处的情景,揭示了渔夫的捕捞技巧与自然的互动。年复一年,篷帐成为渔夫的栖息之所,虽简陋却充满温暖,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令人敬佩。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情趣,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最后的“一蓑披著归来也”既是对渔夫形象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自信与从容。在诗的整体基调上,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满足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渔夫在艰苦环境中不懈追求生活的乐趣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
“腊月行舟冰凿罅”中“腊月”指的是哪个月份?
“牛衣自暖何须借”中“牛衣”是什么?
诗中哪一句描绘了雪花的美丽?
洪适的《渔家傲引》与范仲淹的《渔家傲》均表现渔夫生活,但洪适更注重细腻的生活场景描绘和内心感受,范仲淹则更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