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念奴娇(再和)》

时间: 2025-05-07 08:27:28

诗句

梦中忘却,已闲退、谏草犹藏怀袖。

文不会、铺张粉饰,武又安能战守。

秃似葫芦,辣于姜桂,衰飒同蒲柳。

没安顿处,不如归去丘首。

岁晚筋力都非,任空花眩眼,枯杨生肘。

客举前修三数个,待与刘君为寿。

或号憨郎杨朴,或称钝汉玉川,或自呼聱叟次山。

一篇齐物,读时咽以卮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27:28

原文展示

念奴娇(再和)
作者:刘克庄

梦中忘却,已闲退谏草犹藏怀袖。
文不会铺张粉饰,武又安能战守。
秃似葫芦,辣于姜桂,衰飒同蒲柳。
没安顿处,不如归去丘首。
岁晚筋力都非,任空花眩眼,枯杨生肘。
客举前修三数个,待与刘君为寿。
或号憨郎杨朴,或称钝汉玉川,
或自呼聱叟次山。一篇齐物,读时咽以卮酒。

白话文翻译

梦中我已经将一切忘却,闲退后,怀中仍藏着那谏言的草稿。
文才不善于铺张粉饰,而武力又怎能有效防守?
头顶光秃,像葫芦;性情辛辣,似姜桂;衰老的样子,仿佛蒲柳。
无处安顿,不如归去丘首。
岁末时节,气力已衰,任凭空花在眼前浮现,枯杨却长出了肘。
朋友们举杯庆祝,想要和刘君共度寿辰。
有人称我为憨厚的杨朴,有人称我为迟钝的玉川,
也有人自称聱叟,住在山中。读那齐物篇时,泪水忍不住流下,仿佛酒已入喉。

注释

  • 谏草:指劝谏的文书或草稿。
  • 秃似葫芦:形容头发稀少,像葫芦一样。
  • 辣于姜桂:形容性格或言辞尖锐。
  • 丘首:指归乡的意思,丘首即家乡的山丘。
  • 筋力都非:指身体的力量和精力都已不如从前。
  • 齐物:指《齐物论》,出自《庄子》,讲述万物平等的哲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明,号阮亭,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历史和人生哲思,具有较强的个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个人的失落与对时局的思考,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作品中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与人生态度的反思。

诗歌鉴赏

《念奴娇(再和)》是刘克庄在经历了人生的波折与困惑后所作的一首词。整首词情感深沉,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惜。开头以“梦中忘却”引入,展现了内心的迷惘与对往事的追忆;接着提到“文不会铺张粉饰,武又安能战守”,既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谦,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无奈与失望。接下来的比喻,诸如“秃似葫芦,辣于姜桂”,不仅形象生动,且传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慨以及对世界的苦涩看法。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友谊的描绘,提到与刘君共庆生辰,亲切的称谓使得整个词调和了情感的沉重,增添了温情的气息。最后以“读时咽以卮酒”结束,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执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个人的孤独与反思,又有对友情的深情与祝福,展现了刘克庄深刻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中忘却:在梦中,诗人似乎忘却了一切,表现出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
  2. 已闲退谏草犹藏怀袖:即使如此,内心仍保留着对过去的思考与反省。
  3. 文不会铺张粉饰,武又安能战守:诗人自谦文才,感慨武力不足以捍卫自身。
  4. 秃似葫芦,辣于姜桂,衰飒同蒲柳:通过比喻描绘自己的苍老与无奈。
  5. 没安顿处,不如归去丘首:无处安身,不如回归故乡。
  6. 岁晚筋力都非:年岁已晚,体力不如从前。
  7. 任空花眩眼,枯杨生肘:即使空花在眼前绚烂,自己却是枯萎的状态。
  8. 客举前修三数个,待与刘君为寿:朋友们举杯欢庆,期待与刘君共度寿辰。
  9. 或号憨郎杨朴,或称钝汉玉川:朋友们以亲切的称呼互相调侃。
  10. 或自呼聱叟次山:有的人自称聱叟,显得谦逊。
  11. 一篇齐物,读时咽以卮酒:读到《齐物论》的时候,感慨万千,泪水涌出。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化的意象,使得情感更为深切,同时也通过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秃似葫芦”与“辣于姜桂”的对比,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外貌特征,也隐含了内心的苦涩与自嘲。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对现状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对现实的逃避与追忆。
  • 葫芦:代表衰老与无奈。
  • 姜桂:象征着个性与锋芒。
  • 丘首:归乡的意象,寄托了对故土的思念。
  • 空花:象征虚幻的美好,反衬现实的苍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文不会铺张粉饰”的意思是: A. 诗人对自己的文学才华有自信
    B. 诗人认为自己的文学才华不够
    C. 诗人认为文学不需要装饰

  2. “秃似葫芦”是用来形容: A. 诗人的智慧
    B. 诗人的年龄和外貌
    C. 诗人的性格

  3. “岁晚筋力都非”表达的情感是: A. 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B. 对老年衰弱的无奈和感慨
    C. 对未来的乐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与《念奴娇(再和)》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前者更多的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后者则强调了个人的孤独与对友情的珍视。两者在艺术风格上也有所不同,前者更为豪放,而后者则显得内敛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刘克庄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时述事十首 其七 水龙吟 挽留吴瞿安夫子,戊寅 送智峰禅者还丹霞 孙保义求偈 戏题桦皮 谢王尉见赠龙溪集 十一日道林同谭元辅贺州弈棋 朝日 题昌上人浮碧阁 秋堂对弈歌为范处士西坪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入字旁的字 小葱拌豆腐 山坡地 潜辉 舟字旁的字 大仁大勇 榆木圪垯 包含佑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色仁行违 奴颜媚骨 妪煦 雨字头的字 阴注 包字头的字 主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