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2:03
傥来无定,浮生如寄,休说真非真是。
道人半睡半醒时,全身在碧霄宫里。
风师四起,云君六合,茅舍有何准拟。
待他雪阵打窗来,旋披起半床纸被。
如果说生命无常,浮生如梦,何必去讨论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呢?
道士在半睡半醒之间,仿佛全身都在碧霄宫中。
风神四处兴起,云君在六方游动,茅屋又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呢?
等到雪花阵阵敲打窗户时,我便披起半床纸被。
“碧霄宫”常用来指代天宫,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境界。在道教文化中,道士常常向往这种超脱于世俗的生活。诗中提到的“风师”和“云君”都是古代神话中掌管风与云的神灵,显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神秘联系。
作者介绍:汪莘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他的作品多描写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变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在那一时期,士人对人生哲学和自然的思考尤为深刻。诗中对浮生的感慨与自然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鹊桥仙(欲雪)》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对浮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傥来无定,浮生如寄”直入主题,强调人生的无常与短暂,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不禁思考何为真实,何为虚假,反映出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中间部分通过“道人半睡半醒”描绘出一种恍惚的状态,仿佛在现实与梦境之间徘徊,这种状态恰恰与浮生的无常相呼应。再者,诗中提到的“风师四起,云君六合”,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在无限的宇宙中,个人的渺小与无力。
最后,诗句“待他雪阵打窗来,旋披起半床纸被”,以雪的到来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顺应与接受。这种接受不仅是对外界的回应,更是对自身内心的一种安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淡然与接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道人”指的是:
A. 一个普通人
B. 道教的修行者
C. 一位诗人
“浮生如寄”表达的含义是:
A. 人生悠长
B. 人生短暂
C. 人生充实
诗中提到的“碧霄宫”象征着:
A. 现实生活
B. 高远的理想
C. 一种烦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