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当事君行》

时间: 2025-05-07 08:58:05

诗句

人生有所贵尚。

出门各异情。

朱紫更相夺色。

雅郑异音声。

好恶随所爱憎。

追举逐虚名。

百心可事一君。

巧诈宁拙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8:05

原文展示

当事君行
曹植

人生有所贵尚,
出门各异情。
朱紫更相夺色,
雅郑异音声。
好恶随所爱憎,
追举逐虚名。
百心可事一君,
巧诈宁拙诚。

白话文翻译

人生中有一些东西是值得珍惜和追求的,出门在外,各人有各自的情感。红色和紫色互相争夺着光彩,雅和郑的声音也各有不同。人们的喜好和厌恶随着所爱所憎而变化,追逐的往往是虚假的名声。百般心思都可以服务于一位君主,巧妙的欺诈不如真诚的笨拙。

注释

  • 贵尚:珍贵的品德或事物。
  • 朱紫:红色与紫色,象征荣华。
  • 雅郑:雅声与郑声,指不同的音乐风格。
  • 逐虚名:追逐虚幻的名声。
  • 巧诈:巧妙的欺骗。
  • 拙诚:笨拙的真诚。

典故解析

  1. 朱紫:历史上常用来形容权贵与荣华,常见于古代诗词中。
  2. 雅郑:古代音乐的二种风格,雅指高雅,郑指通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魏国文学家,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清丽的诗风著称于世。他的诗歌多表达个人感情与理想,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三国时期,曹植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纠葛,表达了对人性、名声和真诚的思考。

诗歌鉴赏

《当事君行》是一首深刻反映人性和社会现象的诗。曹植通过对人生价值的探讨,揭示了在世俗名利面前,人们的真实情感常常被掩盖。诗中提到的“朱紫更相夺色”,象征着在追求权力和荣华的过程中,个体性情的丧失。接着,诗人以“好恶随所爱憎”来表达个人情感的多变和脆弱,强调了人们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如何迷失自我。

在对名声的追逐中,曹植也在质疑社会的价值观,提出“百心可事一君”,暗示了在权力面前,个体的真实情感和意志是多么容易被忽视。最后,诗人强调“巧诈宁拙诚”,以真诚为高尚,反映出他对人性真善美的向往。

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体现了曹植作为文学家的深邃思想和卓越才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人生有所贵尚:人生中有值得珍惜的东西。
    • 出门各异情:出门后每个人的情感各不相同。
    • 朱紫更相夺色:红紫两色争夺光彩,象征荣华的竞争。
    • 雅郑异音声:雅声与郑声的不同,象征文化的多样性。
    • 好恶随所爱憎:人的喜恶常因个人的喜欢与厌恶而变。
    • 追举逐虚名:人们常常追逐空虚的名声。
    • 百心可事一君:众多心思可以为一个君主所用。
    • 巧诈宁拙诚:精巧的欺骗不如笨拙的真诚。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朱紫和雅郑的对比,展现社会的复杂。
    • 象征:朱紫代表权贵,雅郑代表文化。
  • 主题思想:反映人性在权力与名声面前的脆弱,倡导真诚与真实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朱紫:象征权力与美好,反映人们对物质的追求。
  • 雅郑:代表文化多样性,暗示个体在社会中的不同角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当事君行》的作者是?

    • A. 曹操
    • B. 曹植
    • C. 王羲之
    • D.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朱紫”象征什么?

    • A. 自然
    • B. 情感
    • C. 权贵与荣华
    • D. 友谊
  3. “巧诈宁拙诚”反映了什么思想?

    • A. 追求名利
    • B. 倡导真诚
    • C. 对立与斗争
    • D. 个人英雄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短歌行》曹操

诗词对比

  • 曹植的《当事君行》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名利的质疑,但曹植更专注于人性与真诚,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饮酒的洒脱,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情感。

参考资料

  • 《三国志》:关于曹植的历史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对古诗的深入分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陵其二 永王东巡歌·其五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春思 赠崔司户文昆季 清平乐(一名忆萝月) 长相思三首 杂曲歌辞 出自蓟北门行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夜坐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字头的字 示字旁的字 包含闭的成语 玉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景星凤皇 郁润 魚字旁的字 沉迷不悟 误国殃民 旗鼓相当 地北天南 松尾芭蕉 遗舛 偿补 笑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