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2:47
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阳溪。
中心陵苍昊,布叶盖天涯。
日出登东干,既夕没西枝。
愿得纡阳辔,回日使东驰。
太阳从扶桑树上升起,正是在朝阳溪边。
它的中心高耸入苍穹,树叶覆盖了天际。
太阳在东边升起,到了傍晚又沉入西边的树枝。
我希望能驾驭着阳光的马车,让太阳向东奔驰。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为三国时期的文学代表人物之一。曹植是曹操之子,以其才华横溢、诗词精美著称,尤其擅长抒情诗和赋。他的诗歌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升天行》是曹植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曹植生活在三国动荡的时期,个人的身世与命运也经历了巨大的波折,这种内心的挣扎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升天行 其二》作为曹植的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扶桑”这一意象,描绘了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用“日出登东干,既夕没西枝”描写太阳的运动,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不可逆转。曹植在诗中表现出对阳光和光明的渴望,表达了他希望能够掌控时间、追逐理想的愿望。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布叶盖天涯”,不仅描绘了树木的繁茂,也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希望。通过描写自然,诗人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艺术技巧上,曹植运用了对仗与比喻,使得整首诗歌富有节奏感与美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虽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理想美好的追求和不屈的精神,展现了曹植作为一位才子在逆境中仍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阳溪。
中心陵苍昊,布叶盖天涯。
日出登东干,既夕没西枝。
愿得纡阳辔,回日使东驰。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光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人在对自然的描绘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与希望,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扶桑是指什么?
“愿得纡阳辔”中的“阳辔”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