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5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59:32
送皎师归越
林逋 〔宋代〕
林间久离索,
忽忽望西陵。
静户初闻扣,
归舟又说登。
野烟含树色,
春浪叠沙稜。
幸谢云门路,
同寻苦未能。
在树林中久已无所事事,
时而向西岭远望。
静静的门外,初听到敲门声,
归来的船上又谈论着登岸的事。
野外的烟雾隐含着树木的颜色,
春天的波浪叠起沙洲的轮廓。
幸好谢了云门的路,
但一同寻求的艰难之事却未能实现。
作者介绍:
林逋,字君复,号清逸,宋代著名诗人,生于杭州,因其淡泊名利、追求隐逸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写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送皎师归越》是林逋送别友人的诗作。其时,皎师即将返回越地,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不舍之情。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乡之情。
《送皎师归越》展现了林逋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运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富有生机的自然环境。开头两句“林间久离索,忽忽望西陵”,描绘了诗人置身于林中的孤寂,时常向远方的西岭眺望,表达了他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下来“静户初闻扣,归舟又说登”,描绘了友人归来的情景,敲门声和船只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野烟含树色,春浪叠沙稜”两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野外的烟雾与树木的颜色交融,仿佛生命的色彩在春风中流动。最后两句“幸谢云门路,同寻苦未能”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共同追求理想的感慨,虽然两人对理想的追求艰难,但仍然心存希望。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林逋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清净、淡泊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际关系的珍惜,体现了宋代文人高洁的情操与隐逸的生活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西陵”指的是哪个方向?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静户初闻扣”中,扣的意思是?
A. 敲
B. 关
C. 开
D. 走
下列哪一句描述了春天的意象?
A. 野烟含树色
B. 林间久离索
C. 幸谢云门路
D. 同寻苦未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