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3:37
梅杖诗 何梦桂 〔宋代〕
曾向孤山劚薜萝,根株栗栉试摩挲。 持身惯历风波路,回首还怜雪月坡。 铁骨自将惟世用,赤心不偶奈时何。 会寻苍竹成龙去,莫向葛陂深处过。
曾经在孤山上砍伐薜荔和藤萝,抚摸着根株如同栗木梳子。 在世间历尽风波,回首时仍怜爱那雪月映照的山坡。 铁骨般的坚韧只为世间的应用,赤诚之心却难遇知音,无奈时世如何。 终将寻得苍竹化龙而去,不要深入葛陂的深处。
作者介绍: 何梦桂,字子实,号潜斋,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时世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理想追求的坚持。诗中通过“孤山”、“风波路”、“雪月坡”等意象,描绘了诗人在世间的经历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以梅杖为引,通过对梅杖的描绘,隐喻了诗人自身的经历和心境。首联以“孤山”和“薜萝”描绘了诗人曾经的隐居生活,而“根株栗栉”则象征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颔联和颈联通过对“风波路”和“雪月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在世间的坎坷经历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尾联则以“苍竹成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而“莫向葛陂深处过”则是对现实险恶的警示。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刻认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梅杖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刻认识。诗中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险恶的警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孤山”象征什么? A. 隐居之地 B. 险恶之地 C. 繁华之地 D. 荒凉之地
“根株栗栉”在诗中比喻什么? A. 梅杖的形状 B. 诗人的性格 C. 山中的植物 D. 世间的坎坷
诗中的“赤心不偶”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B. 诗人对现实的深刻认识 C. 诗人难遇知音的无奈 D. 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