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十四 客谢井》

时间: 2025-05-02 12:17:30

诗句

改邑不改井,此是井卦辞。

井公莫怪惊,说我成憨痴。

我纵有神力,争敢将公归。

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7:30

原文展示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十四 客谢井

改邑不改井,此是井卦辞。 井公莫怪惊,说我成憨痴。 我纵有神力,争敢将公归。 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改变城邑却不改变井,这是井卦的卦辞。 井公不要惊讶,说我变得憨痴。 我纵然有神力,怎敢将您带回。 扬州的恶百姓,怀疑我卷走了地皮。

注释

字词注释:

  • 改邑不改井: 改变城邑的布局,但不改变井的位置。
  • 井卦辞: 《易经》中的井卦,象征不变和恒常。
  • 井公: 指井神或井的守护神。
  • 憨痴: 愚笨,无知。
  • 神力: 超自然的力量。
  • 争敢: 怎敢。
  • 卷地皮: 比喻贪婪地搜刮财物。

典故解析:

  • 井卦辞: 出自《易经》,井卦象征着恒常和不变,即使环境改变,井的位置和功能不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仝,唐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独特的创作手法著称。他的诗歌多涉及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和讽刺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仝在与友人的赠答诗中的一部分,通过井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恒常和不变的向往,同时也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贪婪和不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井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对恒常和不变的向往。诗中“改邑不改井”一句,直接引用了《易经》中的井卦辞,强调即使在变迁中,某些东西应保持不变。诗人以“井公”为对象,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无力,即使拥有神力,也无法改变现状。最后两句讽刺了扬州百姓的贪婪,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改邑不改井: 引用了《易经》中的井卦辞,强调即使在变迁中,某些东西应保持不变。
  2. 井公莫怪惊: 诗人请求井公不要惊讶,因为自己变得愚笨。
  3. 说我成憨痴: 诗人自嘲地称自己变得愚笨。
  4. 我纵有神力,争敢将公归: 即使拥有神力,也不敢将井公带回,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无力。
  5. 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 讽刺扬州百姓的贪婪,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

修辞手法:

  • 比喻: “卷地皮”比喻贪婪地搜刮财物。
  • 拟人: 将井拟人化为“井公”,赋予其情感和反应。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井的象征意义的运用,表达了对恒常和不变的向往,同时也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贪婪和不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恒常和不变。
  • 井公: 井的守护神,象征守护和恒常。
  • 卷地皮: 贪婪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改邑不改井”引用了哪部经典中的内容? A. 《易经》 B. 《诗经》 C. 《论语》 D. 《庄子》

  2. 诗中的“井公”指的是什么? A. 井的守护神 B. 诗人的朋友 C. 扬州的官员 D. 诗人的父亲

  3. 诗中“卷地皮”比喻什么? A. 贪婪地搜刮财物 B. 保护土地 C. 改变土地 D. 赞美土地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恒常和不变的向往。
  • 杜甫《登高》: 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诗词对比:

  • 卢仝《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十四 客谢井》与王之涣《登鹳雀楼》: 两者都通过具体的景象表达了对恒常和不变的向往,但卢仝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收录了卢仝的全部诗作。
  • 《易经》: 了解井卦的象征意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寄程鹏飞 雨作妨登山 上益公十绝为寿·古柏 送金陵胡抚干仲芳 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答曹元章 上益公十绝为寿·玉兔 好事近·谁斫碧琅轩 谒易司谏 其一 六州歌头·镇长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谋道作舍 婶娘 車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包含瞩的词语有哪些 大败亏轮 屡试不爽 涕泪交零 论心定罪 缔生 凤狂龙躁 包含纾的词语有哪些 冥开头的成语 变味儿 頁字旁的字 匡难 至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