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除夜 其一》

时间: 2025-05-04 00:33:49

诗句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3:49

原文展示:

除夜 其一 卢仝 〔唐代〕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深情地珍惜这个夜晚,这个夜晚却在徘徊。蜡烛燃尽,新年即将告别,鸡鸣声中,岁月又更新。驱邪的傩声刚刚驱走病魔,酒色已经迎接春天的到来。明天举杯庆祝的地方,谁将是最后留下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殷勤:深情地。
  • 逡巡:徘徊,犹豫不决。
  • 烛尽:蜡烛燃尽,象征夜晚的结束。
  • 鸡鸣:古代计时方式,鸡鸣代表黎明。
  • 傩声:古代驱邪的仪式声音。
  • 酒色:指酒和欢乐的气氛。

典故解析:

  • 傩声:古代中国的一种驱邪仪式,通过特定的声音和舞蹈来驱赶病魔和邪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仝是唐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涉及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除夕之夜,诗人通过对夜晚的珍惜和对新年的期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一年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除夕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和对新年的期待。诗中“殷勤惜此夜”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特殊时刻的珍惜之情。随后的“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则通过具象的意象,传达了时间的无情和新旧交替的必然。最后两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则带有哲理性的思考,暗示了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主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唐代除夕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殷勤惜此夜”:诗人深情地珍惜这个夜晚,表达了对时间的珍视。
  • “此夜在逡巡”:夜晚似乎在徘徊,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它的不舍。
  • “烛尽年还别”:蜡烛燃尽,象征着旧年的结束,新年的开始。
  • “鸡鸣老更新”:鸡鸣声中,岁月更新,表达了时间的循环和生命的更迭。
  • “傩声方去病”:驱邪的傩声刚刚驱走病魔,象征着旧年的不祥被驱散。
  • “酒色已迎春”:酒和欢乐的气氛已经迎接春天的到来,预示着新年的希望和喜悦。
  •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明天举杯庆祝的地方,谁将是最后留下的人,带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此夜在逡巡”将夜晚拟人化,赋予其徘徊的动作,增强了诗的形象感。
  • 对仗:“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通过对仗,强化了时间交替的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除夕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年的希望,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烛尽:象征夜晚的结束和旧年的告别。
  • 鸡鸣:象征黎明和新年的开始。
  • 傩声:象征驱邪和旧年的不祥被驱散。
  • 酒色:象征欢乐和春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烛尽年还别”一句,象征着什么? A. 夜晚的结束 B. 新年的开始 C. 旧年的告别 D. 时间的流逝
  2. “傩声方去病”中的“傩声”指的是什么? A. 驱邪的仪式声音 B. 春天的声音 C. 鸡鸣声 D. 酒的声音
  3. 诗的最后一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表达了什么? A. 对新年的期待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夜晚的珍惜 D. 对春天的喜悦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卢仝的其他作品,如《月蚀诗》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除夜》进行对比,两者都以除夕为题材,但表达的情感和风格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卢仝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卢仝的诗作。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宋君用游辇下 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 薄薄酒二首(并叙) 谢惠猫儿头笋 和陈传道雪中观灯 皇太后阁六首 泂酌亭诗?并引? 仆领贡举未出钱穆父雪中作诗见及三月二十日 满庭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掷地之材 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尔时 廾字旁的字 天缘凑合 包含棉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心腹之害 热恩 俏结尾的成语 汗洽股栗 包含踏的词语有哪些 寸字旁的字 俚恶 蹑手蹑脚 玉字旁的字 悟空 家成业就 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