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7:0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03:35
不觉年年撚指过,急如催浪转长河。
鼎中日月知人少,世上阴阳识者多。
尽为资财损真性,皆因女色逐流波。
半有归泉路,忍把真元乱鬼魔。
不知不觉中,岁月如指间沙般流逝,仿佛急浪推动着漫长的河流。
鼎中日月,知道的人少,世间了解阴阳变化的人却很多。
这一切只是为了追逐财富,损伤了真性;全因对美色的追求,随波逐流。
半有回归自然的路,但又怎能忍心让真元被鬼神所乱。
作者介绍:张继先,宋代人,生平不详,以道教哲学及修道思想为主,作品多关注个人修养与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士人多感到功名与财富的追逐使人失去本性,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
本诗采用了独特的时空观念,诗人在开篇便以“年年撚指过”引入,迅速抓住了时间流逝的主题。时间的急促在“急如催浪转长河”中得到了形象化的体现,仿佛无尽的岁月如同奔流不息的河水,令人感到无奈与惋惜。
随后的两句以“鼎中日月”和“世上阴阳”展开,强调了人类对自身本质的认识与社会认知的差异。作者指出,真正了解生命本质的人少之又少,而那些追逐物质与名利的人却比比皆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为资财损真性”一句,直指人们因追逐财富而损害了自身的真实本性,揭示了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接下来的“皆因女色逐流波”,则借用女性之美来反映人性中的软弱,暗指那些因迷恋而迷失自我的人们。
最后两句“半有归泉路,忍把真元乱鬼魔”,不仅表达了对自我救赎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尽管有回归自然的道路,但在外界诱惑和个人欲望的交织中,人心的真元往往被鬼神所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生命本质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学,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真理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时间流逝、物质追求与内心挣扎的思考,表达了对真实自我与世俗欲望的深刻反思,提倡回归自然与本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撚指”是指什么?
A. 轻轻捏合
B. 指挥
C. 计算
“尽为资财损真性”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财富的追求
B. 迷失自我的后果
C. 对美色的享受
诗中提到的“归泉路”代表着什么?
A. 追逐财富的道路
B. 回归自然的道路
C. 追求名利的道路
答案: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