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8:32
万木号风疑虎吼,乱泉惊雨挟龙飞。世疑龙虎茌驯扰,却许山人擅指挥。
万树在风中呜咽,仿佛是老虎在咆哮;乱流的泉水在雨中翻涌,像是龙在飞舞。世人怀疑龙虎的威严是否被驯服,却让山林中的人掌握了指挥的权力。
“龙虎”常用来象征力量与威严,出现在多种古典文献中,尤其是道教和武侠文化中,象征着天地间的强大力量。诗中通过对比世人对这种力量的怀疑与山人的掌控,暗示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和书法家,以才情和艺术造诣闻名。他的作品常融入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寅晚年,正值明代动荡时期,社会变革使得人们对自然与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唐寅借此诗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开篇的“万木号风疑虎吼”通过拟人的手法,使树林在风中发出声音,仿佛是动物在咆哮,营造出一种动态的自然景象。而“乱泉惊雨挟龙飞”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气势,泉水如龙,飞腾而起,表现了自然的力量和壮丽。接下来的“世疑龙虎茌驯扰”,则引发了人对自然力量的再思考,世人是否真的能驯服这些力量?最后一句“却许山人擅指挥”,则展现了隐士的智慧与能力,让我们感受到在自然面前,真正的掌控者是那些懂得自然规律的人。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隐士智慧的推崇。
诗词测试:
诗中“万木号风疑虎吼”中“虎吼”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