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早发竹山二首》

时间: 2025-07-31 23:41:37

诗句

天外峰蛮排木杪,江边石气动云根。

凭谁为谢东流水,好送寒声入故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3:41:37

原文展示:

早发竹山二首 张嵲 〔宋代〕 天外峰蛮排木杪,江边石气动云根。 凭谁为谢东流水,好送寒声入故园。

白话文翻译:

天边的山峰像是从树梢上排开,江边的石头气息触动了云根。 我该向谁道谢,让这东流的江水,好将寒凉的声音送入我的故乡。

注释:

  • 峰蛮:山峰。
  • 木杪:树梢。
  • 石气:石头上的气息。
  • 云根:云的根源,这里指云。
  • 凭谁:向谁。
  • 东流水:向东流的江水。
  • 寒声:寒凉的声音。
  • 故园: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文潜,号竹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是他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嵲在旅途中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天外峰蛮排木杪”和“江边石气动云根”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而“凭谁为谢东流水,好送寒声入故园”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通过对“天外峰蛮排木杪”和“江边石气动云根”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壮丽景色。诗中的“凭谁为谢东流水,好送寒声入故园”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动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外峰蛮排木杪”:描绘了天边的山峰像是从树梢上排开,展现了旅途中的壮丽景色。
  • “江边石气动云根”:描绘了江边的石头气息触动了云根,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气息。
  • “凭谁为谢东流水”:表达了对东流江水的感激之情,希望它能将寒凉的声音送入故乡。
  • “好送寒声入故园”: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希望寒凉的声音能传入故乡。

修辞手法:

  • 比喻:“天外峰蛮排木杪”中的“排木杪”比喻山峰像是从树梢上排开。
  • 拟人:“江边石气动云根”中的“动云根”拟人化地描绘了石头气息触动了云根。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的“凭谁为谢东流水,好送寒声入故园”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情感真挚动人。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峰蛮、木杪、石气、云根、东流水、寒声、故园。
  • 详细解释:峰蛮和木杪描绘了旅途中的壮丽景色,石气和云根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气息,东流水和寒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故园象征着诗人的故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天外峰蛮排木杪”描绘了什么景色? A. 天边的山峰像是从树梢上排开 B. 江边的石头气息触动了云根 C. 东流的江水送入故乡 D. 寒凉的声音传入故乡 答案:A

  2. 诗中的“凭谁为谢东流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东流江水的感激 C. 对旅途的感慨 D.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嵲的其他作品,如《竹山诗集》中的其他诗作。
  • 其他宋代诗人描写旅途和故乡的诗作,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诗词对比:

  • 张嵲的《早发竹山二首》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表达了旅途中的思念之情,但张嵲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苏轼的诗更注重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张嵲诗集》
  • 《宋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桐乡冯母 其二 桐乡冯母 九月朔与诸友醉某子长安邸舍得花字 十月廿二日园西樱桃数花便有蝶至 其二 十月廿二日园西樱桃数花便有蝶至 其一 某君生朝抹牡丹为寿 长至次朝 卖书 卖画 卖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舞枪弄棒 山字旁的字 金銮视草 蚁开头的成语 久别重逢 耳刀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逯逯 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月棱眉 韬光韫玉 長字旁的字 脸嘴 熙焰 气字旁的字 料敌若神 包含偶的成语 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柴天改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