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1:56
作者: 徐渭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贝叶千翻粟一提,
持经换饱笑僧尼。
僮书我亦王家作,
偶散谁非大块泥。
带草连年高纂述,
中箱一日去筌蹄。
聊堆剩本充高枕,
一字不看眠日低。
翻阅的贝叶书籍多如千翻的粟米,
拿着经典和僧尼们交换食物,笑声不断。
我也曾为王家写书,
偶尔散落的书籍又有谁不是泥土呢?
多年编纂的草稿积累,
今天箱子里却失去了渔具。
随意堆放剩余的书本让我高枕无忧,
一字不看,日落时分便酣然入梦。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诗人、画家及书法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追求自由奔放的艺术风格,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徐渭晚年,反映了他对书籍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书籍的价值与个人的生活选择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他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卖书》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徐渭通过对书籍的描绘,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与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书籍的丰富与交易的场景,展现了他对知识的重视。接着,诗人自述曾为“王家”编书,显示了他对社会地位的反思与批判。最后,诗的结尾部分,诗人对剩余书本的随意堆放反映出他对物质的超然态度,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体现了徐渭的独特艺术风格。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更能领悟到书籍与人生的深刻联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知识的价值、人生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体现出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内心的思索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贝叶”指的是什么?
诗人如何看待书籍与生活的关系?
“一字不看眠日低”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