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5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57:13
幽居少尘事,赢得一身闲。
竹屋无人到,柴门尽日关。
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
隔水双飞鹭,忘机自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诗人生活在一个少有尘嚣的地方,便赢得了整个人的悠闲。住在竹屋里,几乎没有人来访,柴门整天紧闭。夕阳斜照在晚潮的河边,落叶飘零,山色显得愈发瘦弱。隔着水面,有两只白鹭在空中自由飞翔,忘却了世俗的纷扰,自由地来去。
此诗没有涉及特别的典故,但通过描绘隐居的生活,体现了道家思想中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理念。
作者介绍:黄庚,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常表现隐逸生活,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诗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忙的不屑。
《幽居》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宁静,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的向往。开头两句“幽居少尘事,赢得一身闲”直接点明了隐居的主题,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获得了身心的自由与宁静。接下来的“竹屋无人到,柴门尽日关”则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的孤独与安静。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斜阳、晚浦、落叶、秋山等都渗透着浓厚的秋意,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尤其是“隔水双飞鹭”,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升华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鹭鸟的自由飞翔象征着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自由。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理想的隐居世界,呼应了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宁静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幽居”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柴门尽日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隔水双飞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