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33:29
雁行临慰暖如春,
玉粒金包即拜恩。
周粟不肥清圣肉,
楚丝难系直臣魂。
二生在昔闻孤竹,
一死于今愧屈原。
圆篮下颁诚有谓,
此情兄外更谁论。
大雁成群飞来,温暖如春;
珍珠包裹着金子,感恩的礼拜。
周朝的粟米不丰腴,清白的肉食难以养活英魂;
楚国的丝绸难以系住直臣的灵魂。
两个生命在古时听闻孤竹的故事,
一个死于今天却为屈原感到羞愧。
在圆篮之下的诚心有何可言,
这种情谊在兄弟之外还有谁能论述?
作者介绍: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思考,风格沉郁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诸多忠臣志士面临困境。华岳通过回顾历史,表达对忠臣的敬仰与对现实的失望。
《谢二刘》是华岳对历史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忠臣与历史人物的赞美,反映出他对时局的忧虑与对传统忠诚精神的传承。这首诗以“雁行”开篇,描绘出一种温暖的团体感,象征着对亲情与友情的珍视。接着,诗人用“玉粒金包”表达了对恩情的敬重,展现出人际之间的温暖。
然而,诗中又通过“周粟不肥清圣肉,楚丝难系直臣魂”来揭示现实的残酷,周朝的粮食短缺与楚国的丝绸难以维系忠臣的灵魂,暗示了忠诚与理想在现实中的无奈与困境。此处的对比强烈,体现了诗人对忠臣精神的崇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最后两句提及屈原,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愧疚与自责,华岳以屈原之死为警示,强调了忠诚与理想的悲壮。整体而言,此诗在情感上深邃而复杂,既有对忠诚精神的赞美,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折射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如“周粟”与“楚丝”)、比喻(如“玉粒金包”)、象征(如“雁行”)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忠诚与理想展开,通过历史人物的遭遇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忠臣精神的崇敬,展现了华岳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周粟”象征什么?
“雁行临慰暖如春”中“大雁”象征什么?
屈原在诗中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