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苏武李陵司马迁传》

时间: 2025-04-24 15:51:48

诗句

白旄持节使单于,万里风烟十载余。

柳毅不行沙漠路,却凭归雁为传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51:48

原文展示:

白旄持节使单于,万里风烟十载余。柳毅不行沙漠路,却凭归雁为传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苏武出使匈奴的情景。他高举白旄,身为使者,历经万里的风烟,已经十年之久。柳毅虽然不愿意走那沙漠之路,但他却依靠归来的大雁传递书信。

注释:

  • 白旄:白色的旄(旗帜),古代使者的标志。
  • 持节:手持节令,指的是使者的身份,象征着国家的权威。
  • 单于:匈奴的称呼,意指匈奴的首领。
  • 风烟:比喻艰苦的旅途和环境。
  • 柳毅:指的是柳毅传书的典故,柳毅是古代传书的象征。
  • 归雁:指归来的大雁,象征着音信的传递。

典故解析:

苏武是汉代著名的外交使者,因被匈奴俘获而忍辱负重,坚守信义,最终得以归国。柳毅传书的故事出自《柳毅传书》一文,讲述的是柳毅为了传递书信而不畏艰难险阻的故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字君华,宋代诗人,擅长于边塞诗,作品多描写英雄气概与边疆风情,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借古人的事迹抒发对忠诚与信义的崇敬,同时反映当时社会对外交使者艰辛经历的认同与共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苏武的史实为背景,展现了忠义的精神。诗的开头,以“白旄持节使单于”描绘了苏武作为使者的威严和勇气,接下来的“万里风烟十载余”则强调了他漫长而艰辛的旅程。诗人用“柳毅不行沙漠路,却凭归雁为传书”来对比,表达了柳毅虽不愿走险路,却能依靠归雁传递书信的情境,这不仅展示了对忠诚的歌颂,也隐含了对身处险境仍旧坚守原则的赞美。整个诗歌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忠臣的敬仰与对美好人性的呼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旄持节使单于:苏武作为使者,手持白旄,代表国家的使命。
  2. 万里风烟十载余:形容他在外漂泊的艰辛与久远,强调了时间的漫长。
  3. 柳毅不行沙漠路:柳毅不愿走沙漠的艰难旅程,表明他的无奈与处境。
  4. 却凭归雁为传书:尽管艰难,但仍然借助归雁传递书信,体现了愿意传递消息的决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旄”与“归雁”,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风烟”来形容旅途的艰辛,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苏武与柳毅的对比,表达了对忠诚与信义的推崇,体现了在艰难条件下坚持原则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白旄:象征着使者的身份和国家的使命。
  • 归雁:象征着音信的传递,代表希望和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武手持的是什么?
    • A. 白旄
    • B. 红旗
    • C. 绿旗
  2. 柳毅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什么?
    • A. 传书
    • B. 打猎
    • C. 旅行
  3. 诗中提到的“万里风烟”指的是什么?
    • A. 美景
    • B. 艰辛旅程
    • C. 战争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华岳的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和忠义的思考,杜甫通过描写战乱中的苦难,传达出更深层的忧国忧民之情;而华岳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忠诚与牺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诗经与汉乐府》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兰陵王·卷珠箔 鹊桥仙 点绛唇(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用韵答纸衾简云岩 累日脾疾自歌 福岩再过公安赠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云阶月地 飞字旁的字 被赭贯木 包含摄的成语 丿字旁的字 腹心股肱 包含鲈的词语有哪些 缠头锦 一而再,再而三 王面 女字旁的字 上落 耳刀旁的字 一语破的 独坐穷山,放虎自卫 貝字旁的字 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智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