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用思叔韵赠通神郎翁思明》

时间: 2025-05-07 07:18:15

诗句

吾友徐思叔,会稀多阻离。

要知名下士,看取卷中诗。

识面恨已晚,因渠端可知。

通神定何物,莫致孔方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8:15

原文展示:

吾友徐思叔,会稀多阻离。要知名下士,看取卷中诗。识面恨已晚,因渠端可知。通神定何物,莫致孔方疑。

白话文翻译:

我的朋友徐思叔,相聚稀少,多有阻碍和分离。要想知道他的名声和才华,只需看他卷中的诗作。认识他我感到遗憾已晚,因为他的才华和品行是显而易见的。至于他所说的“通神”究竟是什么,不要对此产生金钱方面的怀疑。

注释:

  • 吾友徐思叔:指诗人的朋友徐思叔。
  • 会稀多阻离:相聚的机会稀少,多有阻碍和分离。
  • 名下士:名声在外的士人。
  • 卷中诗:指徐思叔的诗作。
  • 识面恨已晚:认识他感到遗憾已晚。
  • 因渠端可知:因为他的才华和品行是显而易见的。
  • 通神定何物:他所说的“通神”究竟是什么。
  • 莫致孔方疑:不要对此产生金钱方面的怀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赠答之作。这首诗是赵蕃赠给友人徐思叔的,表达了对徐思叔才华的赞赏和对相识恨晚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赵蕃与徐思叔相聚稀少,多有阻碍和分离的情况下创作的。诗人通过诗作表达了对徐思叔才华的赞赏和对相识恨晚的感慨,同时也对徐思叔所说的“通神”表示了好奇和信任。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情,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了诗人与友人徐思叔的关系和情感。首句“吾友徐思叔,会稀多阻离”直接点明了两人相聚的不易,流露出深深的友情。接下来的“要知名下士,看取卷中诗”则是对徐思叔才华的肯定,认为他的名声和才华可以通过他的诗作得以体现。最后两句“识面恨已晚,因渠端可知。通神定何物,莫致孔方疑”则表达了对徐思叔的敬佩和对他的信任,即使是对他所说的“通神”也毫不怀疑,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友徐思叔:直接点明诗人的朋友是徐思叔。
  2. 会稀多阻离:描述两人相聚的机会稀少,多有阻碍和分离。
  3. 要知名下士,看取卷中诗:要想知道徐思叔的名声和才华,只需看他的诗作。
  4. 识面恨已晚:认识徐思叔感到遗憾已晚。
  5. 因渠端可知:因为他的才华和品行是显而易见的。
  6. 通神定何物:他所说的“通神”究竟是什么。
  7. 莫致孔方疑:不要对此产生金钱方面的怀疑。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会稀多阻离”与“识面恨已晚”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看取卷中诗”来比喻徐思叔的才华,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徐思叔的赞赏和友情。诗人通过对徐思叔才华的肯定和对相识恨晚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信任。

意象分析:

  • 卷中诗:象征徐思叔的才华和名声。
  • 通神:象征徐思叔的某种特殊能力或才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徐思叔”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老师 C. 诗人的学生 D. 诗人的亲戚 答案:A

  2. 诗人如何评价徐思叔的才华? A. 通过他的诗作可以得知 B. 通过他的外貌可以得知 C. 通过他的言行可以得知 D. 通过他的家世可以得知 答案:A

  3. 诗人对徐思叔所说的“通神”持什么态度? A. 怀疑 B. 信任 C. 不关心 D. 嫉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赠答诗作,如《赠别》等。
  • 其他宋代诗人的友情诗作,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等。

诗词对比:

  • 赵蕃的《用思叔韵赠通神郎翁思明》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是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和赞赏,但赵蕃的诗更侧重于对友人才华的肯定,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中国古代友情诗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王孙游二首 补乐府十篇 其六 帝高辛氏之乐歌 新岁七十以人生七十古来稀为韵寄钱大参七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六十九 松窗用杜句为韵和以棋酒为意十首 念奴娇(持节道京城中秋日) 绿水曲 宴清都(贵妃生日)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五十七 山居杂诗九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出祸从 通美 非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楼松 顾况 黄金铸象 金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奉辞罚罪 扬音 亠字旁的字 艛艓 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福至性灵 声色狗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