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0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02:58
念奴娇 其二
作者: 陈维崧
生平痴爱,是荆关老手,最纷披处。
狂叫墨花都发响,认作画师奇句。
比以汉书,挂来牛角,读入前村去。
千回不厌,直疑声振毫素。
回想老子篮舆,好天笋屐,曾到层山路。
今日明窗悬幅幅,一样晴鬟堪数。
峡角将崩,云根欲活,丘壑胸中具。
更怜著色,崖边碎点红树。
我一生痴迷于那些技艺高超的人,尤其是在荆关这样的地方,最为繁华热闹。
墨花在狂叫中回响,让我误以为是画家的奇妙诗句。
比起汉书,我把它挂在牛角上,读给村子里的人听。
千遍重复也不觉得厌倦,仿佛能听到笔尖在纸上振动的声音。
回想起老子乘着篮舆,穿着木屐,曾经走过层山的路。
今天在明亮的窗前,悬挂着一幅幅画卷,一样可以数得清楚。
峡口即将崩塌,云根欲动,山丘与河谷都在我心中具备。
更让我怜惜的是那崖边点缀的红树,仿佛在展现生命的色彩。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1-1715),字青华,号梅溪,晚明至清初的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初期,时代背景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表达对过往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望。
《念奴娇 其二》是一首充满个性与情感的词作,通过展示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荆关老手”,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技艺高超之人的钦佩,也象征着他自身对艺术的追求。词中对“墨花”的描绘,表明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创作中对灵感的渴求。
诗人通过对比《汉书》和牛角,表达了对过往文化的怀恋。在“千回不厌”的反复中,诗人似乎要传达一种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回忆老子的情景,则融入了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悟。
全诗在描绘自然景色时,结合了个人情感,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尤其是最后几句,提到“崖边碎点红树”,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艺术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珍惜,表达了浓厚的人生哲理。
诗词测试:
“生平痴爱”中的“痴爱”指的是什么?
A. 对艺术的热爱
B. 对人的感情
C. 对金钱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老子”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与哲理
C. 权力
“千回不厌”的意思是:
A. 千次都觉得无聊
B. 千次都觉得新奇
C. 千次都不觉得厌倦
答案:1. A 2. B 3.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