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5:17
不睡
作者:张镃 〔宋代〕
溽暑快新霁,湿风生夕凉。
屋解挂月盘,潋滟冰玉光。
飞虫细可数,夜气收莽苍。
境胜玩不足,横筇据胡床。
孤生念沪落,静思还惨伤。
山林平时心,政坐多激昂。
习懒性已成,投閒计为长。
明宵恐阴雨,不睡庸何妨。
酷热的夏日刚刚过了雨,湿润的风带来了晚上的凉爽。
屋子里挂着月亮的光辉,波光粼粼如同冰玉般闪耀。
飞虫可以数得出来,夜晚的气息收敛了莽苍的气息。
这美丽的景色看得还不够,横坐在胡床上。
孤独的思绪如同落下的沪水,静静地思索着,心中仍然感到悲伤。
平时的心境如山林一般,坐着却常常激昂不已。
习惯了懒惰的性格,闲置的时间反而觉得长。
明天夜里恐怕又要下雨,不睡觉又有什么妨碍呢?
作者介绍:张镃,字君复,号在山,宋代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具有独特的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夏末秋初的夜晚,诗人闲居于屋中,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诗人经历了春夏的繁忙,进入了一个相对闲适的阶段,然而内心的烦躁与孤独感却愈加明显。
《不睡》一诗充满了夏夜的情景描写和诗人内心的矛盾感受。诗的开头描绘了雨后清新的夜晚,给人以凉爽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的美好。然而,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逐渐流露出内心的孤独和沉重。诗中“孤生念沪落,静思还惨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失去的悲伤。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月盘”、“冰玉光”等,营造出一种清凉而幽静的氛围。同时,诗人在对景的欣赏中又无法摆脱内心的情感困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最后的“明宵恐阴雨,不睡庸何妨”更是将诗人的无奈与释然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所作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心理反思,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既美丽又略显凄凉的情绪,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孤独的对比,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释然,反映了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美
B. 孤独思考
C. 暑热与凉爽
D. 生活哲学
“潋滟冰玉光”中的“潋滟”指什么?
A. 清澈
B. 波光粼粼
C. 幽静
D. 凉爽
诗中提到的“胡床”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坐具
D. 一种交通工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