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兴三十九首 其二十二》

时间: 2025-07-28 07:16:24

诗句

道德酿搢绅,睟容无点尘。

望之鄙吝消,矧得累夕亲。

缅思阙里化,四教隆诸身。

济济三千徒,变蒙尽为仁。

贤圣虽不同,气类当等伦。

叔度亦我师,千载风如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7:16:24

原文展示:

道德酿搢绅,睟容无点尘。
望之鄙吝消,矧得累夕亲。
缅思阙里化,四教隆诸身。
济济三千徒,变蒙尽为仁。
贤圣虽不同,气类当等伦。
叔度亦我师,千载风如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道德的深邃和纯净,作者以“道德酿搢绅”开篇,意指道德的力量可以使人高洁无尘。看似鄙陋的外表却消散了自私的吝啬,甚至能够让亲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回想阙里(即朝廷)所倡导的教化,四方的教导都使人身心受益。那些众多的门徒,经过教导后都能消除蒙昧,变得仁爱。即使贤者和圣人各有不同,但他们的气质和品德应该是平等的。叔度(即叔孙通)也成了我的老师,虽然千年已过,风采依旧如新。

注释:

字词注释:

  • :酿造,指通过努力使道德成就。
  • 搢绅:指士人,特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 睟容:指外表,形象。
  • 鄙吝:鄙视和吝啬,形容心态的狭隘。
  • 累夕亲:夜晚的亲近,形容亲情的深厚。
  • 阙里:指朝廷或权威的地方。
  • 济济:形容人多而整齐。
  • 三千徒:指众多的门徒。
  • 贤圣:指有德行的人和圣人。
  • 叔度:指叔孙通,汉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

典故解析:

  • 叔孙通:是汉初著名的政治家,参与了汉代的政治改革,诗中提到他表示对古代贤者的敬仰。
  • 四教:指儒、释、道三教以及其它教义,强调多元文化的融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君贞,号东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常表现出对道德和人性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时期,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道德理想的追求与对贤者的敬仰,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张镃对道德理想的深切思考和对古代贤人的崇敬。开篇即以“道德”引入,强调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表明作者心中道德的崇高地位。整首诗结构严谨,言辞简练,却寓意深远。诗中提到的“济济三千徒”,不仅反映了对知识传播的重视,也表达了个人在群体中的位置和作用。

在表达对贤圣的敬仰时,诗人并未盲目崇拜,而是强调即使贤者与圣人之间存在差异,但他们的内在气质是相通的。这种思想体现了作者对人性本质的探索与理解。他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最后,诗人以“千载风如新”结束,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敬意,也强调了道德思想的永恒性。这种表达方式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德酿搢绅:道德的力量使士人变得高尚。
  2. 睟容无点尘:外表纯净无瑕,体现了内在的高洁。
  3. 望之鄙吝消:看似鄙陋的人,内心却没有自私的吝啬。
  4. 矧得累夕亲:更能够增进亲情,夜晚的相处更加亲密。
  5. 缅思阙里化:回想朝廷的教化。
  6. 四教隆诸身:四方的教导使人受益匪浅。
  7. 济济三千徒:众多的门徒齐聚一堂。
  8. 变蒙尽为仁:经过教导,所有人都能变得仁爱。
  9. 贤圣虽不同:即使贤者与圣人各有差异。
  10. 气类当等伦:但他们的气质应当是平等的。
  11. 叔度亦我师:叔孙通也是我的老师,表示对历史人物的尊重。
  12. 千载风如新:千年之后,他的风采依然如新,永恒的道德价值。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贤圣虽不同,气类当等伦”。
  • 比喻:将道德比作酿造的美酒,强调其重要性和高尚性。
  • 排比:使用“济济三千徒,变蒙尽为仁”增强了诗的气势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化的重要性,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德:象征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 搢绅:象征士人,代表着知识和智慧。
  • 四教:代表多元的文化和思想。
  • :象征人际关系中的善良与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叔度”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诸葛亮
    B. 叔孙通
    C. 孔子

  2. 诗中“四教”指的是哪些? A. 儒、释、道
    B. 儒、法、墨
    C. 儒、释、道、杂

  3. 诗中“济济三千徒”中的“济济”意思是? A. 分散的
    B. 聚集的
    C. 贫乏的

答案:

  1. B. 叔孙通
  2. A. 儒、释、道
  3. B. 聚集的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达了思乡之情。
  • 《登高》:杜甫的作品,表现了对社会的关怀与沉痛思考。

诗词对比:

  • 张镃与杜甫的作品: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探讨道德与人性。张镃更侧重于个人修养与贤者的崇敬,杜甫则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间疾苦,反映了不同的思想境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对宋代诗词的主题与风格进行分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对古代文学的深入解读。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探讨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与主题。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剑门 松寥阁 为槎客题小桐溪山馆图 江上有怀 水阁 送友之金陵 北台 北楼晚景 北楼三首 北楼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拥楫 入字旁的字 双栖双宿 建之底的字 彭越 面字旁的字 金瓜 鸟钞求饱 三同一片 议论风生 亠字旁的字 超世之才 异道 巾字旁的字 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斗粟尺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