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种鱼》

时间: 2025-05-04 00:26:20

诗句

移土湖岸边,一半和鱼子。

池中得春雨,点点活如蚁。

一月便翠鳞,终年必赪尾。

借问两绶人,谁知种鱼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6:20

原文展示:

移土湖岸边,一半和鱼子。
池中得春雨,点点活如蚁。
一月便翠鳞,终年必赪尾。
借问两绶人,谁知种鱼利。

白话文翻译:

在湖岸边移土,一半是鱼卵。
池塘中春雨滋润,鱼儿点点如蚂蚁般活跃。
一个月后便长出翠绿的鱼鳞,终年都将是鲜红的鱼尾。
请问两位渔夫,谁知道种鱼的好处?

注释:

  • 移土:指在湖边挖土、整治环境。
  • 鱼子:鱼卵,指鱼的生殖物。
  • 春雨:指春天的雨,象征生机。
  • 点点活如蚁:形容鱼儿的活跃,像蚂蚁一样活泼。
  • 翠鳞、赪尾:翠鳞指鱼的鱼鳞呈绿色,赪尾则指鱼尾呈红色。
  • 绶人:指渔夫,古代的称谓。
  • 种鱼利:指养殖鱼类的好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唐代诗人,以诗词和散文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关注生活中的细节,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出自皮日休的《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系列,反映了他在渔业和生态方面的思考。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湖塘,强调了种鱼的价值,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景象描绘了春天的湖畔,突显了种鱼的过程和价值。开篇便通过“移土湖岸边,一半和鱼子”描绘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环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接着,诗人通过“池中得春雨,点点活如蚁”描绘了春雨滋润下,鱼儿们在水中欢快游动的景象,生动地传达了自然界的生机。

诗中“翠鳞”和“赪尾”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鱼的美丽,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结尾的“借问两绶人,谁知种鱼利”则带出了一种哲理思考,反映了诗人对渔业发展的关注,提问渔夫们关于种鱼的益处,既是对传统渔业的尊重,也引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活哲学的反思,展现了自然与人、生命与生态之间的和谐关系,赋予了种鱼这一行为以更深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移土湖岸边:描绘了在湖边进行土地整治的场景,暗示着人为的干预与管理。
  2. 一半和鱼子:提到鱼卵,表明这里是养殖场所,暗示生命的孕育。
  3. 池中得春雨:春雨象征着生命的滋养,暗示自然的恩惠。
  4. 点点活如蚁:形容鱼儿活泼,生动地展现了生态的活力。
  5. 一月便翠鳞:指鱼类生长的迅速,展现了生命的旺盛。
  6. 终年必赪尾:强调鱼的鲜艳,象征着丰收。
  7. 借问两绶人:转向渔夫,体现出对渔业的重视。
  8. 谁知种鱼利:提问,引发思考,强调种鱼的经济与生态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鱼儿的活跃比作蚂蚁,生动形象。
  • 对仗:如“翠鳞”“赪尾”,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春雨象征生命与希望,鱼的颜色象征丰收与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种鱼的过程与价值展开,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鱼子:象征生命的开始,新的希望。
  • 春雨:象征滋养与生长。
  • 翠鳞、赪尾:象征丰收与美丽,代表着自然的馈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雨”象征什么? a) 干旱
    b) 生机与滋养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b

  2. “翠鳞”和“赪尾”分别指什么? a) 鱼的颜色
    b) 太阳的光辉
    c) 水的清澈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绶人”指的是什么? a) 渔夫
    b) 农夫
    c) 商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渔舟唱晚》 by 张志和

诗词对比:

  • 《江雪》:同样描绘自然与渔民生活,但更强调孤独与寒冷的境遇。
  • 《渔舟唱晚》:展现了渔民的生活乐趣,情感更为欢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劳劳亭 春暮 段都尉别业 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弹琴之什 酬谢韦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 宁海五咏 其五 书斋夜坐 宁海五咏 其四 窗下独酌 宁海五咏 其三 晚晴读书 宁海五咏 其二 对客隐几 宁海五咏 其一 崇教寓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竹字头的字 重侍下 挥翰临池 先辨淄渑 乛字旁的字 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逆许 包含厨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穷蹙 智藏瘝在 冻毫 歹字旁的字 流离播越 木字旁的字 蹇兔 力敌势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