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七爱诗。卢征君(鸿)》

时间: 2025-05-07 09:00:35

诗句

吾爱卢征君,高卧嵩山里。

百辟未一顾,三征方暂起。

坦腹对宰相,岸帻揖天子。

建礼门前吟,金銮殿里醉。

天下皆餔糟,征君独洁己。

天下皆乐闻,征君独洗耳。

天下皆怀羞,征君独多耻。

银黄不妨悬,赤绂不妨被。

而于心抱中,独作羲皇地。

篮舆一云返,泥诏褒不已。

再看缑山云,重酌嵩阳水。

放旷书里终,逍遥醉中死。

吾谓伊与周,不若征君贵。

吾谓巢与许,不若征君义。

高名无阶级,逸迹绝涯涘。

万世唐书中,逸名不可比。

粤吾慕真隐,强以骨肉累。

如教不为名,敢有征君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0:35

原文展示

七爱诗
作者:皮日休(唐代)

吾爱卢征君,高卧嵩山里。
百辟未一顾,三征方暂起。
坦腹对宰相,岸帻揖天子。
建礼门前吟,金銮殿里醉。
天下皆餔糟,征君独洁己。
天下皆乐闻,征君独洗耳。
天下皆怀羞,征君独多耻。
银黄不妨悬,赤绂不妨被。
而于心抱中,独作羲皇地。
篮舆一云返,泥诏褒不已。
再看缑山云,重酌嵩阳水。
放旷书里终,逍遥醉中死。
吾谓伊与周,不若征君贵。
吾谓巢与许,不若征君义。
高名无阶级,逸迹绝涯涘。
万世唐书中,逸名不可比。
粤吾慕真隐,强以骨肉累。
如教不为名,敢有征君志。

白话文翻译

我爱卢征君,他高卧在嵩山之中。
百官都不曾看他一眼,他三次被征召才勉强起身。
他坦然面对宰相,恭敬地向天子作揖。
在建礼门前吟诗,在金銮殿里醉酒。
天下人都沉迷于糟糠,唯有征君独自保持清白。
天下人都乐于聆听,唯有征君独自洗耳以听。
天下人都感到羞愧,唯有征君独自感到多耻。
金银的装饰并不妨碍他,红色的绸带也不妨碍他。
而他在心中怀抱的,独自构建了羲皇之地。
他乘坐的车子一转,泥土的诏书并未停止赞美。
再看缑山的云,重酌嵩阳的水。
他在书中放旷,逍遥中醉死。
我认为伊尹与周公,不如征君的尊贵。
我认为巢父与许由,不如征君的义气。
他的高名没有阶级之分,逸迹超绝于世。
在万世的唐书中,逸名无人可比。
我向往真正的隐士,却被骨肉牵累。
如果不以名利为目的,敢问谁有征君的志向?

注释

  • 卢征君:指卢怀慎,隐居于嵩山,被尊称为征君。
  • 高卧:指安静地生活,隐居的状态。
  • 百辟:指百官。
  • 坦腹:坦诚地与人交谈。
  • 建礼门:指宫殿前的门,常用于举行礼仪。
  • 金銮殿:古代帝王的殿堂,象征权力与地位。
  • 羲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代表理想的统治者。
  • 逸名:隐士的名声,指不为名利而追求的声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834年-883年),字岳卿,号紫阳,唐代诗人,以豪放、清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并抨击官场的腐败和世俗的名利观。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时期。皮日休通过对卢征君的歌颂,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反思,反映出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歌鉴赏

《七爱诗》通过对卢征君的歌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诗中,卢征君的形象被赋予了清白、独立和高洁的特质,他不屑于权贵的目光,选择隐居于山林之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诗人以“百辟未一顾,三征方暂起”开篇,展现了卢征君对世俗权力的漠视,反映出他高洁的品德和不屈的精神。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卢征君与世俗人们的不同,指出“天下皆餔糟”,而“征君独洁己”,表现出他在道德上的坚守与清白。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许多对仗和排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使得全诗在阅读时呈现出一种流畅而有力的风格。

最后,诗人将卢征君与古代的贤人做对比,表现出对卢的高度认同与赞美。他认为卢征君的高尚人格和隐逸的生活方式,远胜于那些追名逐利之人。在这首诗中,皮日休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情感,更通过对卢征君的描绘,提出了对理想人格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爱卢征君,高卧嵩山里:表达了诗人对卢征君的喜爱,描绘了他隐居的环境。
  2. 百辟未一顾,三征方暂起:强调卢征君对权力的不屑,三次被召唤才勉强出山。
  3. 坦腹对宰相,岸帻揖天子:表现他与权贵交往时的坦诚与尊重。
  4. 建礼门前吟,金銮殿里醉:描绘他在宫廷中的悠然自得。
  5. 天下皆餔糟,征君独洁己:对比世俗的堕落与卢征君的清白。
  6. 天下皆乐闻,征君独洗耳:强调卢征君的独立思想,不随波逐流。
  7. 天下皆怀羞,征君独多耻:表现他对道德的自省与严苛要求。
  8. 银黄不妨悬,赤绂不妨被:说明他不在乎外在的装饰。
  9. 而于心抱中,独作羲皇地:表达他心中理想的境界。
  10. 篮舆一云返,泥诏褒不已:暗示他对于名利的淡泊与无所谓。
  11. 再看缑山云,重酌嵩阳水:表现他对自然的向往。
  12. 放旷书里终,逍遥醉中死:理想中的逍遥生活。
  13. 吾谓伊与周,不若征君贵:对比伊尹和周公,认为卢更尊贵。
  14. 吾谓巢与许,不若征君义:认为巢父与许由不如卢的义气。
  15. 高名无阶级,逸迹绝涯涘:强调卢征君超然物外的地位。
  16. 万世唐书中,逸名不可比:说明卢的名声在历史中无人可比。
  17. 粤吾慕真隐,强以骨肉累: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却被世俗羁绊。
  18. 如教不为名,敢有征君志:强调不追求名利也难以达到卢征君的境界。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运用大量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排比:通过多个“天下皆”的句式,强化了对比效果,突出卢征君的独特性。
  • 隐喻:使用“羲皇地”作为理想人格的象征,寓意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了清白、独立和高尚的价值观。通过对卢征君的赞美,诗人表明了对世俗名利的反思,体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嵩山:象征隐逸与自然的结合,代表高洁的生活。
  • 金銮殿:权力与世俗的象征,表现出对官场的批判。
  • 羲皇:理想统治者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卢征君隐居在哪里? a. 泰山
    b. 嵩山
    c. 华山
    d. 峨眉山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天下皆____,征君独洁己”,请填入合适的词语。

  3. 判断题:诗人认为卢征君比伊尹和周公更尊贵。(对/错)

答案

  1. b. 嵩山
  2. 餔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强调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而皮日休则侧重于内心的清白与独立。

参考资料

  • 皮日休生平及诗作研究
  • 唐代诗歌背景与影响
  •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探讨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丛花 用张子野韵 一丛花 丁未人日 一丛花 三饮济武寓中 一丛花 再饮唐济武寓中 一丛花 同人游皇觉寺,时山茶花开,老僧沦茗饷客,词以赏之。 一丛花 其二 题邗江女子画扇 一丛花 衰草 一丛花 楼头望五亩园梨花 一丛花 咏红白桃花 一丛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承孙 面决 持管窥天 目字旁的字 斑然 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黍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许结朱陈 春色撩人 埙倡篪和 八字旁的字 瘦骨梭棱 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嫁狗随狗 皓齿明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