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21
寄同年韦校书
作者: 皮日休
二年疏放饱江潭,
水物山容尽足耽。
唯有故人怜未替,
欲封干鲙寄终南。
在江潭中我已经疏放了两年,
山水的景色使我心情愉悦,尽情享受。
唯独是老朋友对我的关怀未曾改变,
我想寄去一些干鲙给你,寄到终南山。
皮日休(834年-883年),字季良,号山人,晚唐诗人,因其与王维、李白等人并称为“诗中之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风多样,既有咏物抒情,也有讽刺时事。
这首诗写于皮日休被贬期间,他在江潭之畔享受自然的宁静,同时思念老朋友韦校书。这一时期,皮日休对于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诗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与思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疏放”和“饱江潭”展现了诗人为了逃避世俗纷争而选择的隐逸生活,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接着,诗人提到“水物山容”,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的环境对他的影响,使他沉醉其中,忘却了世俗的烦扰。
然而,诗的后两句转向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友情的不舍和珍视。尽管生活在这般幽静的环境中,诗人依然无法忘记与韦校书的深厚情谊,想要通过寄送干鲙传达自己的关怀。这种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诗更加立体,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尤其“欲封干鲙寄终南”一句,既是对旧友的礼物,也是对友情的寄托,饱含着深情厚谊,令人感动。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情的忠诚。
诗中提到的“干鲙”指的是什么?
诗人选择隐居的地点是哪里?
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