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万安香城寺别虔守赵公》

时间: 2025-05-07 08:57:04

诗句

公暇频陪尘外游,朝天仍得送行舟。

轩车更共入山脚,旌旆且从留渡头。

精舍泉声清,{浮子换寸加虎}{浮子换寸加虎},高林云色淡悠悠。

谈终道奥愁言去,明日瞻思上郡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7:04

原文展示:

《万安香城寺别虔守赵公》 ——周敦颐

公暇频陪尘外游,
朝天仍得送行舟。
轩车更共入山脚,
旌旆且从留渡头。
精舍泉声清,
浮子换寸加虎,
高林云色淡悠悠。
谈终道奥愁言去,
明日瞻思上郡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与虔守赵公的别离之情。赵公闲暇时常陪我在尘世之外游玩,今晨我们送他乘船出行。车子一同驶向山脚,旗帜在渡头随风飘扬。寺庙的泉水清澈悦耳,浮子轻轻荡漾,周围高大的树林在云雾中显得淡雅悠远。聊天过程中,虽然道出了心中的愁苦,但最终还是要离去,明天我将怀念这段时光,仰望上郡的楼台。

注释:

  • 公暇:指赵公的闲暇时光。
  • 尘外游:指远离尘世的游玩。
  • 朝天:早上的时候,指送别。
  • 轩车:指乘坐的车子,通常是华丽的马车。
  • 旌旆:指旗帜,象征送别的仪式。
  • 精舍:指寺庙。
  • 泉声清:指泉水的声音清澈悦耳。
  • 浮子换寸加虎:具体含义稍晦涩,可能指浮子在水中的荡漾。
  • 高林云色淡悠悠:描绘了高大的树林和淡淡的云雾,营造出清幽的环境。
  • 道奥愁言:指谈论深奥的道理,心中却充满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敦颐(1017-1073),字景纯,号濂溪,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是理学的先驱之一,强调道德修养和内心的修为。其诗词风格清新雅致,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周敦颐与友人赵公分别之际,表达了友情和对即将分别的惆怅。赵公是周的好友,两人常在一起游玩,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承载了他们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万安香城寺别虔守赵公》是一首描写离别的诗,诗中充满了恬淡的自然景色和深厚的友情。开头几句以“公暇频陪尘外游”引入,描绘了与赵公的悠闲时光,表达了对友人陪伴的珍惜。“朝天仍得送行舟”则突出了送别的情景,情感由游玩转向了离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轩车更共入山脚,旌旆且从留渡头”描绘了送别的仪式感,车子驶向山脚,旗帜在渡头迎风摇曳,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伤感的氛围。此时的泉水声和浮子的景象,恰似内心的清澈和荡漾,反映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最后几句中“谈终道奥愁言去”表达了尽管心中满是愁苦,但仍需面对分离的现实。“明日瞻思上郡楼”则展现了对未来的思考与眷恋,仿佛预示着离别后的思念与期待。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兼具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公暇频陪尘外游:赵公在闲暇时常常陪伴我游玩,表达了彼此的友谊。
  2. 朝天仍得送行舟:早晨送别他,体现了朋友间的情谊。
  3. 轩车更共入山脚:我们一同乘车到山脚,暗示了共同的旅程。
  4. 旌旆且从留渡头:旗帜随风飘扬,体现了送别的氛围。
  5. 精舍泉声清:寺庙的泉水声清澈,营造出宁静的环境。
  6. 浮子换寸加虎:浮子轻轻荡漾,展现出自然的悠闲。
  7. 高林云色淡悠悠:高大的树林和淡淡的云,营造出清幽的意境。
  8. 谈终道奥愁言去:谈话虽然深入,但心中仍有愁苦。
  9. 明日瞻思上郡楼:明天将思念这段时光,体现了对友谊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泉水声比作清脆的音符,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添了文学美感。
  • 意象:通过“轩车”、“旌旆”、“泉声”等意象,构建出一个清幽的送别场景。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惆怅,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友情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外:象征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
  • 山脚:代表自然的怀抱,是友人相聚的地方。
  • 泉声: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 高林云色:展现了自然的辽阔与宁静,增添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周敦颐
    • C. 杜甫
    • D. 苏轼
  2. “公暇频陪尘外游”中的“公”指的是谁?

    • A. 诗人
    • B. 赵公
    • C. 老师
    • D. 友人
  3. 诗中提到的“精舍”指的是什么?

    • A. 学校
    • B. 寺庙
    • C. 宫殿
    • D. 书房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描绘了离别的情景,但其情感更加豪放,表达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
  • 王之涣的《送别》则通过简单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周敦颐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峡山寺竹枝词五首 辽车滩 题王季安主簿佚老堂二首 其二 观书 游翟园三首 己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 其十二 送罗必高赴省 送乡僧德璘二首 龚令国英约小集感冷暴下皈卧感而赋焉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其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瓦字旁的字 包含插的成语 樗栎散材 告坐 颠倒阴阳 鼎字旁的字 早作夜息 欠字旁的字 耳快 峣峣易缺 赤字旁的字 鞴绁 不足与谋 桃花脸 虫字旁的字 中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