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4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48:57
书房兀坐万机休,
日暖风和草色幽。
谁道二千年远事,
而今只在眼前头。
在书房里静坐,万事都暂时搁置,
阳光温暖,微风轻柔,草色显得幽深。
谁说这两千年的往事已远去,
其实如今就在我们眼前。
该诗提到的“二千年远事”可能指的是周易的悠久历史。周易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经典,影响深远,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但其哲理依然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漳浦,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诗人。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主张“格物致知”,强调道德修养和理性思考。
《读易象》是在周敦颐醉心于易学的基础上创作的,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哲学思考的热爱。诗中表达了古老智慧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读易象》这首诗展现了周敦颐对古代智慧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诗的开头,诗人描述自己在书房中静坐,万事抛诸脑后,创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这种状态似乎是为了更好地思考和领悟周易的深刻含义。接下来,诗人利用自然景象的描绘(“日暖风和草色幽”),将读书的环境与心境结合,体现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美感。
最后两句反转了前面的宁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遥远的历史是否真的遥远?诗人以此引出周易的智慧,强调古老的思想与当下生活的紧密联系。历史并不是一段遥远的记忆,而是我们可以随时触及的智慧源泉。这种思考不仅彰显了周敦颐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也表达了他希望通过古代智慧指导现实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古老智慧的重要性,借助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表明历史的智慧与现实生活并不遥远,反而可以为当今人们提供指导。
诗中“书房兀坐”中的“兀”字的意思是:
A. 高大
B. 静静
C. 空旷
D. 复杂
“日暖风和草色幽”中,描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诗的主题主要在于强调:
A. 古老智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B. 自然景色的美丽
C. 个人情感的抒发
D. 对历史的批判
《静夜思》和《读易象》都表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思考,李白的作品更多在于情感的抒发,而周敦颐则强调了古老智慧对当下的指导意义,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