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高子长参议道中二绝》

时间: 2025-08-09 12:15:32

诗句

丰年食少厌儿啼,觅得微官落五溪。

大似无家老禅衲,打包还度栈云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2:15:32

和高子长参议道中二绝

原文展示:

丰年食少厌儿啼,
觅得微官落五溪。
大似无家老禅衲,
打包还度栈云西。

白话文翻译:

丰收的年头,却因粮食不足而厌烦孩童的哭泣,我在五溪找到了微薄的官职。
就像无家可归的老禅师,打包行李继续向西渡过云间的栈道。

注释:

  • 丰年:指收成好的年份,通常人们期待充足的粮食。
  • 食少:指粮食短缺,尽管是丰年,生活依然艰难。
  • 厌儿啼:厌烦孩子哭泣的声音,传达出生活的不易。
  • 微官:微薄的官职,意味着地位低微。
  • 五溪:具体地名,象征诗人漂泊的生活。
  • 无家:形容失去归宿,生活漂泊不定。
  • 老禅衲:老和尚,象征着世俗的超脱与清贫。
  • 打包:收拾行李,准备出发的状态。
  • 栈云西:指要渡过云间的栈道,象征着继续旅途的艰辛。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禅衲”源于佛教文化,禅宗僧侣通常过着简单、贫困的生活,强调超脱世俗的追求。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无奈。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描写个人的经历与情感,风格清新、质朴,常融合政治、历史等主题。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动乱,诗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用“丰年食少”对比出丰收与粮食短缺之间的矛盾,表现出一种生活的无奈和困顿。接着,诗人自述寻找微官之事,似乎在强求一份安稳,但微薄的官职也无法改变他内心的失落。最后以老禅衲的形象作结,既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依。整首诗通过简练的意象和情感,展现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丰年食少”引入对现实的质疑,反映生活的困境;“厌儿啼”则是一种无奈的情感。
    • 第二联“觅得微官”表达了诗人对安稳生活的渴望,但“落五溪”又显得无奈。
    • 第三联“大似无家老禅衲”用比喻将自己与失去归属的老和尚相提并论,表达漂泊的孤独感。
    • 第四联“打包还度栈云西”则暗示继续前行,尽管前路艰难。
  • 修辞手法

    • 比喻:“大似无家老禅衲”,通过比较加强了孤独感。
    • 对仗:“丰年食少”与“打包还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 “丰年”:象征着希望与繁荣,转而与“食少”形成鲜明对比。
  • “微官”:代表了生活的安稳与地位,然而却是微薄的。
  • “老禅衲”:象征清贫与世俗超脱,传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丰年食少”表现了怎样的生活状态?
      • A. 生活富裕
      • B. 生活困顿
      • C. 生活安稳
    2. “微官”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高官厚禄
      • B. 低微的地位
      • C. 清贫的生活
    3. 诗人将自己比作“老禅衲”,这一比喻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世俗的逃避
      •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的诗歌都反映了对生活困境的思考,但陆游更倾向于个人的感受,而杜甫则侧重于国家和社会的苦难。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选》

相关查询

江城子 立秋 入村 最高楼(王寅生日) 如梦令(海棠) 沁园春 水调歌头(寿吴尚书) 次韵郑佥判 满江红(壬子生日) 水调歌头(九日多景楼用吴侍郎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龠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揽辔登车 蝉冕 爿字旁的字 赵服 風字旁的字 不轻然诺 大费周折 凤髓 走山泣石 古肥今瘠 重申 龝字旁的字 将寡兵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