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9:27
晚自白鹿泉上归
作者: 陆游 〔宋代〕
坐穴藜床愧未能,
酌泉聊喜曳枯藤。
诗从病後功殊少,
酒到愁边量自增。
事业何由垂竹帛,
笑谈空觉负交朋。
兴阑却逐栖鸦返,
寂寞西窗已上灯。
我坐在苇席上,感到愧疚,因为无所作为;
喝一口泉水,勉强高兴,手里摇曳着枯藤。
自从生病以来,写诗的成果少得可怜;
每当喝酒时,愁绪却越来越重。
我的事业哪能得到长久的传承呢?
开怀畅谈时,才觉得辜负了朋友的情义。
兴致已尽,随即追随栖息的乌鸦归来;
寂寞的西窗下,灯光已经点亮。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以豪放、清丽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生活与社会时事,尤其反映了国家的沦陷与个人的失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晚自白鹿泉上归》是在陆游晚年写的,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苦闷。陆游在经历了多次的政治失意与个人病痛后,心中充满了愁苦与未能实现的理想,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及对友谊的珍惜。
本诗展现了陆游晚年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无奈追求。开篇“坐穴藜床愧未能”,引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自省与惭愧的内心世界。藜床象征着简朴的生活,而这一生活却让他感到愧疚,暗示他对未能有所建树的自责。接下来的“酌泉聊喜曳枯藤”,泉水清冽,枯藤则象征着生命的苍老与无力,显示出他在逆境中寻找安慰的心理。
中间两句“诗从病後功殊少,酒到愁边量自增”,进一步揭示了他的愁苦与创作的无力感。生病后的陆游,写诗的成就感微薄,饮酒却只能加重心头的愁苦,形成强烈的对比,体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
“事业何由垂竹帛,笑谈空觉负交朋”,表现了对事业未能传承的无奈,以及对友谊的辜负感。最后两句“兴阑却逐栖鸦返,寂寞西窗已上灯”,描绘了归家的情景,兴致已逝,孤独的灯光映照在西窗,象征着他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去的思索。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叹息,体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全诗表达了陆游对个人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孤独的深刻反思,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哲思,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陆游的“藜床”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贫困与简陋
C. 平凡
诗中提到的“酌泉”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喜悦
B. 忧愁
C. 无奈
“兴阑却逐栖鸦返”表达了什么?
A. 兴致勃勃
B. 失落与归去
C. 志向远大
答案:1-B 2-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