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霁后度大屏岭始见罗浮二山隐显云外折下数里为石角潭》

时间: 2025-04-26 07:22:13

诗句

峰变态,树倒影,湿翠满山人度岭。

断雨飘丝积霭收,磨出光天照明靓。

远眺罗浮接云上,支天一面与天并。

神山秀出弱水中,水复山重路犹梗。

路梗石作梯,大山中辟流。

青泥天风一吹丸,不得结成圭角当前溪。

潴而为潭潭复泻,水信无分于东西。

随我下山如送客,相将形影何凄凄。

言寻漆珠室,绿衣行酒天鸡啼。

洞天药市引红翠,池边沐浴分刀圭。

或再来,无相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13

原文展示

霁后度大屏岭始见罗浮二山隐显云外折下数里为石角潭
峰变态,树倒影,湿翠满山人度岭。
断雨飘丝积霭收,磨出光天照明靓。
远眺罗浮接云上,支天一面与天并。
神山秀出弱水中,水复山重路犹梗。
路梗石作梯,大山中辟流。
青泥天风一吹丸,不得结成圭角当前溪。
潴而为潭潭复泻,水信无分于东西。
随我下山如送客,相将形影何凄凄。
言寻漆珠室,绿衣行酒天鸡啼。
洞天药市引红翠,池边沐浴分刀圭。
或再来,无相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雨后经过大屏岭时,远远看见罗浮山的情景。山峰形态各异,树木的倒影映在湿润的青翠山中。雨水如丝飘洒,雾霭渐渐散去,阳光透出,照亮了整个天空。远眺罗浮山,它的顶端似乎与云彩相接,宛如支撑天空的一面。那神奇的山峰在弱水之中显得格外秀丽,水流与山峦交织,路途依然艰难。山路崎岖如梯,流动的水在山中穿行。青泥与天风交融,仿佛无法在溪水面前凝结成形。溪水汇聚成潭,潭水又向四方流淌,水流不分东南西北。一路下山,如同送别朋友,形影相伴,令人感到凄凉。诗中提到寻找漆珠的房子,身着绿衣的酒客,鸡鸣声响起。洞天药市中红绿交辉,池边沐浴的刀圭分开。或许我还会再来,不必分离。

注释

  • :雨后放晴。
  • 度岭:翻越山岭。
  • 湿翠:湿润的青翠。
  • 罗浮:罗浮山,著名的山名。
  • 弱水: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水,寓意柔弱的水流。
  • 潴而为潭:汇聚而成潭水。
  • 漆珠室:可能指一种珍贵的房屋或地方。
  • 洞天药市:道教传说中的地方,药市即买卖灵药的市场。

典故解析

“罗浮”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提及,是道教圣地之一,象征着高洁与超然的境界。“弱水”则源于《庄子》的寓言,传达了一种水的柔和与虚无的哲学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文诰,清代诗人,生于1641年,卒于1718年。他的作品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览大屏岭时,恰逢雨后初晴,展现出自然景色的变化与内心感受,反映了王文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开篇“霁后度大屏岭”,便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清新明亮的境地,雨后的清新空气与山水的美丽交融在一起,给人以宁静与舒适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诗人通过对山峰、树木和水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丰富多彩,似乎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生命的故事。

诗中“远眺罗浮接云上,支天一面与天并”,将罗浮山的壮丽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展现出一种巍峨挺拔的气势,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此句不仅描绘了山的外在形态,更蕴含了与自然同在、与天地相接的哲思。

而后“随我下山如送客,相将形影何凄凄”,则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仿佛在表达对于友谊的珍惜与对生活无常的思考。接下来的“言寻漆珠室,绿衣行酒天鸡啼”,则展现了民间生活的气息,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外表下,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令人深思。王文诰的诗歌不仅仅是对景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命运和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峰变态,树倒影,湿翠满山人度岭:描绘山峰的多样性和树木在湿润环境中的倒影,意在展现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 断雨飘丝积霭收,磨出光天照明靓:雨后云雾散去,阳光透出,光明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 远眺罗浮接云上,支天一面与天并:远方的罗浮山似乎与天空相连,传达出一种浩渺无边的感觉。
  • 神山秀出弱水中,水复山重路犹梗:山水交错,显示出自然的复杂与奇妙,路途依然艰难。
  • 路梗石作梯,大山中辟流:描述山路的艰辛与水流的切入,体现出自然的力量。
  • 青泥天风一吹丸,不得结成圭角当前溪:风吹过泥土,溪水流动而不成形,体现了自然的无常。
  • 潴而为潭潭复泻,水信无分于东西:潭水汇聚,流向四方,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随我下山如送客,相将形影何凄凄:下山时仿佛在送别朋友,带出一种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 言寻漆珠室,绿衣行酒天鸡啼:描述生活的场景,增添了人文气息。
  • 洞天药市引红翠,池边沐浴分刀圭:描绘道教的灵药市场,表现出对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或再来,无相暌:表达了对未来重游的期待与对别离的无奈。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对仗等修辞手法。比喻如“支天一面”,形象地描绘了山与天的结合;拟人如“青泥天风”,赋予自然以情感;对仗则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谊与生活的珍视。通过对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远与坚定,代表自然的伟大。
  • :象征生命与成长,体现自然的生生不息。
  • :代表流动与变化,象征人生的无常。
  • :静谧与深邃,寓意内心的平静与思考。
  • 绿衣:生机与活力,代表人类与自然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罗浮”指的是哪个著名的山?

    • A. 黄山
    • B. 罗浮山
    • C. 泰山
    • D. 嵩山
  2. “随我下山如送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欢快
    • B. 悲伤
    • C. 忧虑
    • D. 生气
  3. 诗中“潴而为潭潭复泻”中“潴”字的意思是?

    • A. 流动
    • B. 汇聚
    • C. 干涸
    • D. 漂浮

答案

  1. B. 罗浮山
  2. B. 悲伤
  3. B. 汇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白居易
  • 《山中问答》:王维
  • 《游山西村》:陆游

诗词对比

  • 王维与王文诰:王维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山水的独特理解和哲学思考,而王文诰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和人生感悟。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对自然有深刻的理解与热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文诰生平与创作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成都 别墅 无题三首 无题三首 无题三首 句 其二十六 句 其二十三 句 其四 句 其二 和司空相公假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蒋士铨 人莫若故 科律 功者难成而易败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志得气盈 禾字旁的字 包含甲的词语有哪些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无庸置辩 臣字旁的字 调控 豕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掠杀 矫诈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丝开头的成语 包含良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