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3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30:26
碧鉴弯环注上流,
凤林苍翠满城头。
两峰左右收沧海,
一柱西南峙广州。
云路未遥偏锁塔,
神山得步便登楼。
当年经始需民力,
遗筑今知有远谋。
这首诗描绘了青云塔周围的美丽风光。碧绿的湖水环绕着上游,城头上满是苍翠的凤凰树林。两座山峰把海洋收拢在左右,一根高柱直立在西南,屹立在广州。云路虽不遥远,但塔却被锁住,登上神山便能直达楼顶。回想当年修建这座塔时,确实需要民众的力量,而如今的遗迹则显露出远大的谋划。
王文诰(清代),字仲明,号文韬,生于江南,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山水景色,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王文诰游览青云塔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感慨,反映了清代文人对山水的向往。
这首诗以青云塔为中心,描绘了周边的自然景观,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水的和谐美。首句中的“碧鉴”与“上流”营造了清澈的湖水与流动的河流,给人以宁静之感。接下来的“凤林苍翠满城头”则将自然景观与城市相结合,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中两峰的描写,既是自然的高耸,也象征着人类的追求和梦想。后半部分提到的“云路未遥偏锁塔”,透露出对美好景象的期待与向往,而“当年经始需民力”则揭示了建设背后的艰辛,让人对历史有了更深的反思。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壮阔,也有对人文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青云塔周围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人类建设与自然和谐的思考。
“碧鉴”指的是什么?
A. 湖水
B. 山峰
C. 城市
诗中提到的“凤林”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美好
C. 痛苦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历史的遗忘
B. 对自然的赞美与思考
C. 对人类的批判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王文诰的诗更加注重人文历史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加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个人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