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辛未春月由温州至处州道上杂咏 其二》

时间: 2025-04-26 05:05:18

诗句

画桨乘潮打浪花,溪湾转过几人家。

雨丝风片孤篷底,卧看青山出永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5:18

原文展示:

画桨乘潮打浪花,溪湾转过几人家。雨丝风片孤篷底,卧看青山出永嘉。

白话文翻译:

划着桨乘着潮水,打起浪花,经过溪湾时见到几户人家。雨丝与风片轻轻飘落在孤独的篷船底下,我卧在船上,眺望青山出现在永嘉的地平线上。

注释:

  • 画桨:指用桨划船,这里强调了船只在水中行驶的动作。
  • 乘潮:顺着潮水而行,表示顺利和轻松。
  • 打浪花:船舶在水面掀起浪花,形象描绘出水波荡漾的景象。
  • 溪湾:小溪弯曲流淌的地方,风景柔美。
  • 雨丝:细雨如丝,形容雨的轻柔。
  • 风片:风中的雨点或雨丝,形象地表达了天气的变化。
  • 孤篷底:指孤独的篷船底部,给人一种宁静和孤独的感觉。
  • 青山:指远处的山脉,象征着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 永嘉:指地名,今浙江温州市的一个地区,历史悠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式昌(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原籍浙江,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描写山水人情。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辛未春月,诗人从温州出发至处州的途中,目睹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思考。写作时恰逢春雨,诗中透出一丝惆怅与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风光为背景,描绘了春日的江南水乡。首句“画桨乘潮打浪花”描绘了船行水面时的生动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溪湾转过几人家”展现了沿途的乡村景色,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的世界。诗人用“雨丝风片孤篷底”来表现雨天的孤独感,雨丝和风片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宁静。而最后一句“卧看青山出永嘉”则是诗人身处孤篷中对远方青山的眺望,心中满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画桨乘潮打浪花:描绘了划船时的轻快,表现出船行的自由与畅快。
  2. 溪湾转过几人家:展现了沿途的静谧乡村,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3. 雨丝风片孤篷底:描绘了雨天的孤独与宁静,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4. 卧看青山出永嘉: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体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丝”与“风片”,形象生动。
  • 对仗:如“画桨乘潮”与“雨丝风片”,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孤篷”、“青山”等,构建了诗的整体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融入了春天的气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意象分析:

  • :象征着自由与探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溪湾:代表着宁静与美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珍视。
  • 雨丝:象征着细腻与柔和,反映了自然的变化。
  • 青山:象征着永恒与不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画桨乘潮”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船行的快乐
    B. 船只的孤独
    C. 船只的沉重
    D. 船只的危险

  2. “孤篷底”中的“孤”字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孤独
    C. 热闹
    D. 忧伤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但王维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而郭式昌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活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郭式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江南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杜光庭 嘲僧惟恭 瑞鹤仙 宜兴周贞女未字守节 满江红 吊仁和沈孝女刲股殒命 苏幕遮 夫子新安归云:郡女王叶奉亲甘旨,夫客死粤西,讣至,屏食而绝 蝶恋花 如梦令 寄夫 北山篇 归韶峒山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置锥地 禾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那咱晩 己字旁的字 虚虚实实 单耳刀的字 包含诮的词语有哪些 夙世冤家 包含啜的成语 审查 落花无言 包含矜的词语有哪些 知人论世 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拟死 水至清则无鱼 倒八字的字 跌宕放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