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履斋》

时间: 2025-07-25 17:18:39

诗句

凿池取青天,鱼向天上游。

夜静风不波,一痕山月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5 17:18:39

原文展示:

凿池取青天,鱼向天上游。
夜静风不波,一痕山月秋。

白话文翻译:

在池塘里凿出清澈的水面,鱼儿像是在天上游动。
夜晚宁静,微风不起,只有一轮山间的月亮在秋天的夜空中悄然浮现。

注释:

字词注释:

  • 凿池:用工具挖掘池塘。
  • 青天:清澈的天空,寓意清澈的水面。
  • :指水中的鱼,象征自由与自然。
  • 夜静:夜晚安静,没有声音。
  • 风不波:风平浪静,没有波动。
  • 一痕:一条痕迹,形容月光的映照。
  • 山月:山中的月亮,指夜空中的明月。
  • :秋天,象征收获与宁静。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反映了中国古代诗歌常见的对自然的描绘,尤其是夜空和水面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子奇,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风格多为抒情,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寄履斋》可能是在叶子奇隐居生活中写就,表达了他对寂静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反映出明代文人对清新脱俗的生活理想。

诗歌鉴赏:

《寄履斋》是一首充满自然韵味的诗作,透过简单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图景。首句“凿池取青天”,描绘了一个清澈的池塘,鱼儿在水中畅游,似乎在与天空相连接,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通过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自然的纯净和生命的自由。

“夜静风不波”则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与安详,微风不动,仿佛时间也在此刻凝固。此处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极致的静谧,犹如世俗的喧嚣被远远抛开,进入了一个只属于自然的空间。最后一句“一痕山月秋”,将夜色中的月亮与秋天的氛围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清冷而美丽的意境,让人不禁联想到秋天的孤寂与思念。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线索,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结构简洁而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凿池取青天:通过凿池这一动作,展现了自然的清澈,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2. 鱼向天上游:鱼儿自在游动,象征自由与无拘束,体现了自然的和谐。
  3. 夜静风不波: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强调了夜晚的宁静,反映诗人的内心平静。
  4. 一痕山月秋:月光如痕,映照着秋夜的山水,寓意孤独与思索,也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鱼游动比作在天上游,体现了自由的意象。
  • 拟人:通过“夜静风不波”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意境的生动性。
  • 对仗:句式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塘:象征清澈与宁静。
  • 鱼儿:代表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索,常与秋天相联系,传达出内心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夜静风不波”是想表达什么样的意境?

    • A. 热闹非凡
    • B. 宁静安详
    • C. 寒冷刺骨
    • D. 风起云涌
  2. “凿池取青天”中的“青天”指的是什么?

    • A. 清澈的天空
    • B. 绿树成荫
    • C. 暴风雨
    • D. 黑暗的夜晚

答案

  1. B. 宁静安详
  2. A. 清澈的天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中通过月亮表达思乡之情,而叶子奇的《寄履斋》则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者都通过月亮这一意象体现了对时间与空间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 薄薄酒二首(并叙) 谢惠猫儿头笋 和陈传道雪中观灯 皇太后阁六首 泂酌亭诗?并引? 仆领贡举未出钱穆父雪中作诗见及三月二十日 满庭芳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刃没利存 卑辞厚币 无寇暴死 齿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前度刘郎 日字旁的字 期月有成 铜声 貊布 做歉做好 神逵 包含越的成语 谷字旁的字 包含疆的成语 一枕日红 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